1988年,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读大学时,宿舍有人丢了钱,他们一致怀疑是廖昌永,廖昌永气不过,准备拿菜刀去和造谣的人同归于尽,但一个人的劝阻救了他的一生。[凝视] 廖昌永这个名字如今代表着中国声乐艺术的最高水准,作为享誉国际的男中音歌唱家,他是首位在多明戈世界歌剧歌唱比赛中夺冠的亚洲歌唱家,也是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音乐大师曾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与挣扎。 1968年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木匠,母亲务农,家里还有三个姐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六口的生活并不宽裕,廖昌永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嗓音条件出众,但在农村环境下,系统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 高中时期,廖昌永的音乐才华被老师发现,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接触声乐基础训练,1988年,20岁的廖昌永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也是巨大的经济负担。 初到上海廖昌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海音乐学院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音乐人才,许多同学来自音乐世家或城市中产家庭,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相比之下,廖昌永的音乐基础薄弱,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都需要从头补起。 经济压力更是如影随形,学费和生活费全靠家里支撑,三个姐姐为了供他读书,都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机会,廖昌永深知这份沉甸甸的期望,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练习上,早上五点起床练声,晚上练到琴房关门,这是他大学四年的日常。 由于家境贫困和性格内向,廖昌永在班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很少参加同学聚会,不是不想融入集体,而是囊中羞涩,这种状况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他选择把这份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大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差点让廖昌永的音乐梦破碎,有次宿舍发生失窃事件,因为经济状况最困难,廖昌永成了被怀疑的对象,这种毫无根据的猜疑让他感到极度委屈,一个从小诚实本分的人,却要承受这样的误解。 关键时刻,班主任罗魏老师站了出来,罗老师了解廖昌永的为人,坚定地表示相信他的清白,这份信任对当时陷入困境的廖昌永来说,无异于黑暗中的一束光,后来事情真相大白,廖昌永的清白得到证明。 这段经历让廖昌永更加坚定了用实力说话的信念,他把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化作练习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三时他就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唱法比赛中获奖,开始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1993年,廖昌永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周小燕是中国声乐界的泰斗,她的悉心指导让廖昌永的演唱技巧突飞猛进,而且周老师教会了他如何理解和诠释作品的内涵。 随后的几年,廖昌永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1996年,他在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大奖,1997年在多明戈世界歌剧歌唱比赛中夺冠,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这个曾经赤脚走进音乐学院的农村青年,终于站在了世界歌剧艺术的巅峰。 成名后的廖昌永没有忘记来时的路,他选择留在母校任教,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2019年,他出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致力于推动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他特别关注家境困难的学生,经常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廖昌永常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但前提是你要有把它转化为动力的勇气,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出身不能决定终点,努力和坚持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他看来,音乐不分贵贱,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用作品说话,而不是用背景。 如今的廖昌永,不仅是世界级的歌唱家,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演唱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国际舞台上广受赞誉,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演出,用歌声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从农村少年到歌唱家,从被误解到被认可,廖昌永的人生轨迹激励着无数追梦人,当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时,不要绝望,因为努力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真正的强者,是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初心,用实力赢得尊重的人。 回望廖昌永的成长历程,最打动人的不是他获得的荣誉,而是他在困境中展现的韧性,这种韧性来自对梦想的执着,更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你是否也曾遭遇过偏见和误解?面对不公平的对待,你选择了隐忍还是反抗?是什么支撑你继续前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信源: 一个好人怎么做一个艺术家——中国经济网
1988年,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读大学时,宿舍有人丢了钱,他们一致怀疑是廖昌永,廖昌
力量华哥
2025-09-16 11:05:1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