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日本勋章的李显龙,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他了,再有任何重大的活动,也不会邀请他了,尽管你并非中国人,可体内仍流淌着华夏祖先的热血,如此肆意践踏中国人民情感的行径,实难宽恕,中国断然不会给予谅解! 旭日大绶章是日本最高等级的外籍荣誉勋章之一,设立于1875年,象征着日本对获奖者的高度认可。李显龙在东京首相官邸接受勋章,由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亲自颁发。 新加坡老一辈人更清楚,当年日军占领新加坡时,把那里改名叫"昭南岛",多少华人被拉到海边集体处决,李光耀先生在回忆录里详细写过那段恐怖岁月,他自己差点就死在日军手里。 如今他的儿子却躬身接过象征日本荣誉的勋章,这种反差让经历过战争的老人怎能不心痛? 有人说这只是正常的外交礼仪,没必要上纲上线,可大家别忘了,授勋的时间选在"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前五天,颁发者还是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 2025年石破茂正面临国内政治压力,这个时候搞这么一出,很难不让人觉得有政治算计的成分。 日本这些年总想通过这类活动塑造"和平国家"形象,却在历史问题上总是遮遮掩掩,从不真心道歉,这种情况下接受他们的勋章,就像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 李显龙作为华裔领导人,更应该理解这种历史情感的重量,华人无论走到哪里,祖宗的历史都不能忘。 当年多少华侨为了抗日出钱出力,甚至牺牲生命,就是因为血脉里的家国情怀。现在却有人说要"向前看",可向前看不代表要忘记过去。 就像王毅外长说的,正确认识历史始终是日方必须回答的道义之问,对我们华人来说,铭记历史更是对祖先的交代。 当然,新加坡作为小国,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可以理解,日本是新加坡第三大外资来源国,双方还有数字经济合作协议,能带来不少收益。 他们想通过加强和日本的关系保障安全、发展经济,这种务实考虑能明白,但务实不等于没有底线,不能为了利益就不顾历史正义。 李光耀先生当年也搞多元外交,但他从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含糊,更不会做出伤害华人情感的事。 大家想想,这些年日本政府一边说要改善对华关系,一边又不断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2025年中日关系好不容易有点改善势头,王毅外长和日本外相都表示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 可就在这种时候,搞出授勋这种敏感动作,不是明摆着挑战中国人的底线吗?中国民众的愤怒,本质上是对历史尊严的捍卫,是怕牺牲者的血白流。 新加坡国内对这事也分裂得厉害,年轻人大多觉得"应优先考虑当前国家利益",可老辈人普遍强烈不满,这种代际差异很正常,没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体会那种切肤之痛。 但国家决策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更要守住历史底线。就像日本有识之士说的,日本当以史为鉴,在教育中完整讲述战争真相,新加坡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政府对待这事肯定会保持理性,但也绝不会含糊,这些年中国外交一直坚持原则,在历史问题上从不让步。 2025年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刚达成二十项共识,双方人员往来也更便利了,中国不想因为这事破坏整体关系。 但不破坏不代表没反应,很可能会通过推迟一些非紧急的交流活动,或者降低互动规格来表达不满,这既是给民众一个交代,也是对新加坡发出警示。 其实大家担心的不只是这枚勋章本身,而是怕历史记忆被一点点淡化,现在有些年轻人对二战历史已经不太清楚了,再加上这种看似"友好"的外交活动,很容易让历史真相被掩盖。 日本这些年一直在亚太搞小动作,通过援助、合作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却对战争罪责避而不谈,这种情况下,任何亚洲国家领导人接受日本的高级勋章,都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为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站台。 李显龙可能觉得这只是个荣誉,但他没意识到,在历史问题上,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来看。 尤其是华裔领导人,身上承载着更多文化情感和历史记忆,你可以为新加坡利益着想,但不能踩历史红线,就像网友说的,体内流着华夏热血,更应该懂得尊重历史,而不是做出伤害华人情感的事。 这件事也给所有华人敲了警钟:无论身在哪个国家,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先辈经历的苦难。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牺牲者的冤魂看着我们呢,日本如果真有诚意改善关系,就该正视历史,而不是搞这些表面文章;新加坡如果想赢得华人世界的尊重,就该在历史问题上站稳立场,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模糊是非。 历史必须铭记,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利益出卖良知,更不能让牺牲者流血又流泪。
全世界都在看,谁先跪。中国没跪,还把桌子掀了。中美约在西班牙谈关税、TikTo
【113评论】【1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