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铃一响,娃没冲出校门,被“拖堂”到六点。 老师嗓子冒烟,家长钱包没瘪,孩子肚子先咕咕造反。 延时课=集体写作业+老师轮班守,素质课? 多数只剩名字好听。 家长圈分两派: “免费保姆”派狂点赞,下班顺路接,省掉小饭桌钱。 “加量不加价”派骂娘——作业没减,户外零分钟,近视加五十度。 老师这边更酸爽: 课时+1,补贴+0,回家还得批两摞卷子。 年轻体育老师被拉去教奥数,理由“反正都是运动脑子”。 娃呢? “竞争氛围”=比谁抄得快; “兴趣社团”=教室看动画片,音量调到最小省得领导巡楼听见。 想破局? 钱先给够,让老师敢把体育课搬到操场,而不是缩在教室数秒。 作业量砍一刀,留给孩子跑跳、发呆、拆盲盒的空白。 家长也硬气点,真不想上就把回执勾“不参加”,别一边签字一边吐槽。 延时课不是原罪,把它当万能药,才最害人。
三点半铃一响,娃没冲出校门,被“拖堂”到六点。 老师嗓子冒烟,家长钱包没瘪,孩子
天天聊国际
2025-09-17 00:38:45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