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四渡赤水的指挥中,胆子到底有多大?就连朱德总司令听了都害怕,刚过了河,又要迎着敌人返回去,主席说:谁愿意与我一起走这步险棋,就与我同饮这壮行酒。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战术,主席让刘伯承早已架好了浮桥。连朱德总司令听了 1935年初,红军处境真是惨到家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们被迫离开江西根据地,开始了长征。到了贵州,兵力只剩3万左右,而国民党那边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摆明了要一举歼灭。赤水河这条蜿蜒在贵州和四川交界的大河,成了红军逃命的关键点。面对这种情况,换谁都得慌,可毛主席偏偏不走寻常路。 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重新站上了领导岗位。之前他被边缘化,但这次红军需要他的脑子。他很清楚,跟国民党硬碰硬是找死,红军得靠灵活机动和出其不意才能活命。四渡赤水就是他这套思路的巅峰之作。他要把敌人耍得团团转,找到突破口。 1月29日,红军从桐梓西渡赤水,打算去四川跟第四方面军会合。可到了四川一看,国民党早在那儿等着了,防线密不透风。毛主席没硬闯,2月18到19日又退回赤水河东岸。这一下让国民党摸不着头脑,以为红军要跑远了。 2月25到27日,红军北上想过长江,但国民党把渡口封得死死的。毛主席一看不行,又掉头东进,2月24日二占遵义。这次不仅打了国民党一个措手不及,还开了遵义会议,彻底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3月16到17日,红军第三次渡赤水,往北走。可国民党追得紧,毛主席却不按常理出牌。他觉得光跑不行,得主动出击。他提议再渡河回去,打敌人后方。这想法太吓人了,连朱德总司令都觉得部队撑不住,风险太大。 就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展现了他惊人的胆识。刚过河喘口气,他却说要迎着敌人再回去。朱德听了直皱眉,觉得这不是冒险,是送死。毕竟部队刚跑出来,又回去不是自投罗网吗?可毛主席不这么想。他算准了国民党兵力分散,后方空虚,只要出其不意,就能乱了他们的阵脚。他还特意鼓舞士气,说:“谁愿意跟我一起走这步险棋,就跟我喝这壮行酒!”这气势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更牛的是,刘伯承早把浮桥准备好了,说明这不是莽撞,是有计划的豪赌。 3月21到22日,红军第四次渡赤水,果断向国民党后方发动攻击。这一下彻底打懵了敌人,他们压根没想到红军敢回头打。结果,红军顺利突破包围圈,继续北上。这四次来回,愣是把国民党耍得晕头转向。 为什么能成功? 这四渡赤水可不是瞎折腾。毛主席靠的是对地形和敌情的精准判断。赤水河流域山高路险,红军熟悉地形,能夜行军,能走小路,国民党却拖着大部队追不上。他还用上了心理战,每次渡河都让敌人猜不透下一步,逼得他们疲于奔命。刘伯承的浮桥准备也功不可没,保证了行动的效率。 四渡赤水不只是救了红军一命,更是长征的转折点。红军后来到了陕北,站稳了脚跟,最终打赢了革命。这仗还让毛主席彻底成了核心,谁都服他的战略眼光。放到世界军事史上看,这种小部队靠灵活机动干翻大敌的打法,影响了一堆后来的游击战专家。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4评论】【25点赞】
用户16xxx74
四渡赤水,反六路围攻这才是最难的战役!!中央红军和红四方军加起来十万左右兵力对抗老蒋600万集团想想吧!!后面顶多也就粟裕可以勉强比比
用户11xxx11
两种情况:1主席指挥能力出神入化,也含有一定的运气。对敌人非常了解;2蒋介石各级部门常有地下党,提供了情报 。
用户10xxx87
四渡赤水,不是这几个段说的那么简单。
老赵
说了半天,你还不如画个示意图,一下子就明白了。尽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