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见美国州议员代表团时表示,包括中国、卡塔尔等在内的一些国家,投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社交媒体对以色列进行“信息围堵”。 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言论,与其说是基于事实的指控,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防御战。 以色列近期的外交困境堪称"雪崩式溃败":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导致阿拉伯国家集体声讨,欧盟多国宣布对以武器禁运,甚至连美国在联合国投票时都罕见保持沉默。 更致命的是,国内反对党领袖拉皮德公开指责其政策"让以色列沦为第三世界国家",贪腐案的审判压力也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内塔尼亚胡选择将矛头转向中国和卡塔尔,试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转移视线。 他在财政部会议上声称,中卡两国"用机器账号和AI生成内容在短视频平台抹黑以色列",甚至将这种所谓的"信息战"与伊朗威胁捆绑,暗示这是"同一阵营的阴谋"。 这种叙事策略巧妙嫁接了西方最敏感的两大议题,"中国挑战"与"伊朗威胁",极易引发美国政界的共鸣。 仔细审视内塔尼亚胡的指控,漏洞百出的逻辑链条令人咋舌,首先,他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具体证据:没有列出被操控的账号、没有展示AI生成的内容样本、更没有资金流向的证明。 所谓的"信息围堵",更像是将社交媒体上自发的批评声音强行归咎于国家操控。 事实上,TikTok等平台上亲巴勒斯坦内容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全球民众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自发关注,而非国家力量干预的结果。 其次,这种指控与以色列自身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早在2023年,以色列就被曝出雇佣美国公关公司,在社交平台大规模投放亲以广告,甚至使用AI技术生成虚假信息。 如今却反过来指责他国"信息战",实在让人感到荒谬。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始终坚持中立立场,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多次呼吁"两国方案",并积极推动停火谈判。 就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严厉谴责这一行径"违反国际法",这种基于正义的发声,却被内塔尼亚胡歪曲为"信息围堵"。 这种颠倒黑白的叙事,反而凸显了其内心的虚弱。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言人明确表示,以方言论"毫无事实依据,有损中以关系",并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这种理性克制的态度,与内塔尼亚胡的情绪化指控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削弱了其言论的可信度。 内塔尼亚胡的这种叙事策略,可能开启危险的先例。如果任何国家都可以将舆论批评视为"信息战",那么国际社会的对话机制将被彻底破坏。 内塔尼亚胡的"信息战"叙事或许能在短期内转移国内压力,但无法改变以色列陷入孤立的根本事实。 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放下对抗思维,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新京报《以总理称中国通过社交媒体对以进行“信息围堵” 中使馆驳斥》
以色列和伊朗军方代表同时抵达北京,下一幕让西方目瞪口呆:全世界现在只有中方能做到
【24评论】【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