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下旨斩草除根,徐茂公领命到达单府,看着单雄信的妻子和一对儿子浑身脏污,抱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惧色。他一时间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偷偷安顿二人,寻来假尸向李世民复旨。 瓦岗寨那会儿,当时天下大乱,英雄好汉都想着拉个队伍,闯出个名堂。单雄信和徐茂公就是在那堆人里拜的把子。那会儿的兄弟情,是真刀真枪,拿命换来的。 徐茂公家里有钱,经常接济闹革命的兄弟们,单雄信就是其中一个。后来一起上了瓦岗,更是穿一条裤子的交情。 转折点出在瓦岗军的内讧上。带头大哥翟让被二当家李密摆了一道,稀里糊涂就没了。当时场面那叫一个乱,徐茂公直接冲上去护着翟让,自己也被砍成重伤,差点没命。而单雄信呢?他选择了跪下,向李密投诚。 这一下,很多人就看不懂了,说单雄信不够意思,贪生怕死。但咱要是站在他那个位置想一想,乱世里,人命比纸薄。他可能觉得,留着命,才能给兄弟们报仇,才能继续往下走。他不是不懂义气,他只是把义气藏得更深,用了一种更“拧巴”的方式。可这个选择,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他和徐茂公,从那一刻起,心里就有了第一道裂缝。 后来瓦岗散了,兄弟们各奔东西。徐茂公脑子活,看准了李唐是潜力股,就跟着李世民混,一路开挂,成了后来的英国公李勣。单雄信呢,几经辗转,投了洛阳的王世充。最要命的一点,很多人不知道,单雄信的亲哥哥,就是早年间死在李渊手上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各为其主了,这是血海深仇。让他投降杀兄仇人的儿子,这可能吗? 所以,等李世民大军围住洛阳,单雄信被俘,那场面就注定是个死局。 徐茂公当时已经是李世民身边的大红人,他跪在地上,头都磕破了,求李世民饶兄弟一命。他说:“雄信的武艺,天下无双,您要是收了他,等于多了一只猛虎啊!”他甚至说愿意削去自己的官职和封地,来换单雄信的命。 可李世民是谁啊?未来的天可汗,一代雄主。他看得比谁都远。他知道,单雄信这头猛虎,他降不住。武艺再高,心里那道坎过不去,今天收了,明天就可能在背后捅刀子。政治这东西,很多时候不讲情面,只讲利弊和风险。 在李世民看来,留下单雄信,就是给未来的大唐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 最终,李世民还是下了绝杀令。 行刑前,徐茂公去大牢里见兄弟最后一面。两个大男人,估计也没啥好说的了,就是喝酒。单雄信把酒一饮而尽,对着徐茂公说:“我这辈子,不恨别人,就恨你,怎么就跟了李家小子!” 徐茂公哭得说不出话,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他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递给单雄信吃,哽咽着说:“哥,我没本事救你,但这块肉你吃了,就当弟弟我,这辈子都陪着你了。” 单雄信死了,故事还没完。李世民的命令是“斩草除根”。当徐茂公领着人,推开单家那扇破败的大门时,看到单雄信的媳妇,紧紧抱着两个吓得发抖的儿子,那眼神,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诏书上的朱砂,烫得他手心疼。一边是君令,一边是兄弟临死前的托付。 那一刻,他做了人生中最冒险的一个决定:抗旨。 他偷偷把单家的孤儿寡母藏了起来,送到乡下隐姓埋名。然后,找了两具身材差不多的尸体,一把火烧得面目全非,回去跟李世民复命。这可是欺君之罪,脑袋随时要搬家的。 李世民那么精明的人,他能不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他八成是知道的。但他选择了沉默。因为徐茂公对大唐太重要了。为了一个死去的敌人,去杀一个功勋卓著的忠臣,这笔账,李世民算得清。帝王心术,有时候就是这样,看破不说破,是一种更高明的控制。 徐茂公冒死保下的那根独苗,就这样活了下来。 回过头看,单雄信、徐茂公、李世民,这三个人,谁对谁错,真没法用一句话说清楚。单雄信忠于自己的义气和仇恨,没错。李世民为了江山永固,杀伐决断,也没错。徐茂公在忠君和情义之间,选择了保全人性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更没错。 他们都只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的人。而徐茂公在那场血色的政治风暴里,偷偷留下的一点人性火种,恰恰成了这段历史里,最让人动容,也最值得回味的一笔。它告诉我们,哪怕在最冰冷、最残酷的规则里,人心的那点暖,也总能找到一丝缝隙,透出光来。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下旨斩草除根,徐茂公领命到达单府,看着单雄信的妻子和一对儿子
趣史小研究
2025-09-18 17:37:36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