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握十万湘军,为什么不敢造反? 首先可以肯定,曾国藩并非善茬,他也是有野

佳霖谈历史 2025-09-18 17:40:06

曾国藩手握十万湘军,为什么不敢造反? 首先可以肯定,曾国藩并非善茬,他也是有野心的。 湘军攻破天京后,曾国藩安排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结果被两宫太后下旨臭骂了一顿。 慈安、慈禧在圣旨中说:我们听闻金陵城中的财富堆积如山,你在奏折中怎么没有提到?洪秀全的财宝去哪了!你赶紧做好清册,上交朝廷。别耍花样! 见到圣旨,曾国藩理直气壮地回复道:“外界传闻都是扯淡,金山银海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你们不相信,我也没办法。” 自己的部下什么尿性,别人不知道,曾国藩最清楚。湘军洗劫天京三天三夜,无论城中有没有财宝,这会儿也没了。 解释了财宝的下落,曾国藩又在奏折中补了一句:“希望朝廷赶紧拨款赈灾。否则江南出了事,闹出民变、军变,我负不了责。” 曾国藩写这道折子之前,李秀成被俘。慈禧本想将李秀成押到北京审问,验证曾国藩说辞。不料曾国藩先下手为强,就地处决了李秀成。 咱就说,打下敌国首都,私吞战利品,连根毛都不给朝廷留,还杀人灭口。搁别的朝代,这不妥妥的造反吗? 然而形势比人强,两宫太后只能忍,下旨安抚,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封曾国荃为一等威毅伯。 当然,慈禧也不是吃素的。她在安抚曾国藩的同时,暗中调集兵马围堵湘军。 在慈禧看来,私吞宝藏可以不追究,但湘军不能留,必须裁撤! 相传曾国荃、彭玉麟等人见状,力劝曾国藩起兵。说当初咸丰皇帝曾言“克复金陵者王”。如今朝廷言而无信,仅以一个侯爵打发,还威胁裁军,这是不打算给大家活路啊。既然如此,不如反他娘的! 但曾国藩冷静思考后,一口回绝。 至于理由,不难猜测: 一来,朝廷在天国宝藏的事情上退了一步,曾国藩也得退一步,否则吃相太难看了。 况且共患难易,同富贵难。湘军弟兄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都想着回乡享福。现在让他们造反,谁干呐? 二来,左宗棠、李鸿章的立场不明,倘若曾国藩起兵,他们多半支持朝廷。 还有那些打着湘军旗号的外围团练武装。他们为湘军卖命,不过是图利。如果朝廷许以重利,他们就该为朝廷卖命了。 再者,曾国藩的军事水平也确实不咋地,打仗全靠生拼消耗。这套打法对付太平军还行,对付满清不够看。 由于曾国藩不同意,起兵一事不了了之。 随后,湘军除水师外,其余陆师全部裁撤。 不过,曾国藩终究有野心。做不了帝王,也要争取割据一方。 1867年,曾国藩感觉自己高估了慈禧和恭亲王奕訢,便问幕僚赵烈文:“大清国运还有多久?” 一个忠于朝廷的臣子,显然问不出这种问题。 赵烈文知道曾国藩心中所想,表示大清垮台肯定中央先散摊子,然后地方各自为政。然天下一统久矣,朝廷尚有余力,非一朝一夕可灭,估计还得再等五十年。暗示曾国藩就别想了,除非还能活五十年。 曾国藩不甘心,追问道:“然则当南迁乎?” 意思就是说,朝廷会不会南迁我的地盘上,做我的傀儡? 赵烈文明确答道,不可能,满清得国不正,诛戮太重,缺乏合法性,连当傀儡的资格都没有,你拿着这块烂招牌也无法号令天下。 话已至此,曾国藩只得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就算创业也多半是为他人做嫁衣,不如老实等死算了。 第二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慈禧改派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结果马新贻上任不到两年就遇刺身亡。 慈禧怀疑是湘军干的,却没有证据,只能认栽。默认湘军在江南发展势力。 但曾国藩终究耗不过两宫太后。 1872年,曾国藩病死于南京,没看到清政府垮台。 如果曾国藩能年轻十岁。有几个能文能武、能帮他带兵主政的儿子。有若干女儿能帮他联姻,拉拢湘军诸将和左宗棠、李鸿章。他倒是有可能造反。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佳霖谈历史

佳霖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