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战斗机资金来了!”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据央视新闻9月18日报道,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防御协议,协议规定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 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沙特出钱、巴基斯坦出人的合作模式早已有之。 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前,巴基斯坦曾向沙特派驻1.5万军队协助防御。这次协议的签署,等于把这种“雇佣军”模式正式制度化,而且还多了一层核威慑的意味。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沙欣-3弹道导弹射程达2750公里,从巴基斯坦西南部发射足以覆盖以色列全境。虽然核武器不太可能真的部署到沙特,但这种威慑力本身就是沙特寻求的“安全保险”。 那么这和歼-35有什么关系呢?关键就在协议背后的资金流动。沙特作为全球军费开支前十的国家,2024年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但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了美欧武器上。 而巴基斯坦虽然拥有核武器和一定的工业基础,却长期受困于经济危机,2024年外汇储备仅剩150亿美元。这种情况下,沙特很可能通过协议向巴基斯坦提供资金,而巴基斯坦则用这笔钱采购中国武器,其中就包括歼-35。 事实上,巴基斯坦采购歼-35的计划早有端倪。2025年6月,巴基斯坦官方账号曾宣布将购买40架歼-35,同时搭配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19防空导弹。 虽然这笔交易的具体金额尚未公开,但参考歼-35的国际市场定价和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沙特的资金支持几乎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装备老化问题,现役的F-16和幻影-5战斗机已难以对抗印度的阵风战机,而歼-35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机,能有效缩小这种代差。 沙特的算盘也很精明,近年来,美国对沙特的武器出口越来越多地附加政治条件,比如拒绝出售F-35战斗机,理由是担心技术泄露。而中国的歼-35不仅性能接近F-35,还没有这些限制。 更重要的是,通过巴基斯坦采购歼-35,沙特可以避免直接与中国交易可能引发的美国不满,同时还能借助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操作这些装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既满足了沙特的安全需求,又维护了与美国的表面关系。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这笔交易对中东格局的影响更为深远。以色列在2025年9月对卡塔尔的空袭,彻底暴露了美国“安全保护伞”的不可靠性。 卡塔尔拥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空军基地,却依然无法阻止以色列的袭击,这让沙特等海湾国家意识到必须寻求多元化的安全保障。 歼-35的引入,将使巴基斯坦空军具备对抗以色列F-35I的能力,而沙特的资金支持则能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防御力量。 不过,这笔交易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首先是产能问题,歼-35目前尚未大规模列装中国空军,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后,能分配给巴基斯坦的产能可能有限。 其次是技术整合,巴基斯坦虽然有操作中式装备的经验,但五代机的维护和训练体系与四代机有很大不同,这需要中国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 此外,沙特与印度的关系也需要平衡。沙特作为印度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不想因为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彻底激怒印度。 总的来说,沙特与巴基斯坦的防御协议为歼-35打开了中东市场的大门。这种“沙特出钱、巴基斯坦出力、中国提供装备”的模式,既满足了各方的利益诉求,又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找到了平衡点。 随着中东局势的持续紧张,歼-35很可能成为改变地区军事平衡的关键棋子。而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武器出口的胜利,更是其在全球军售市场上突破西方垄断的重要一步。
沙特被彻底打醒,当着全球签署军事结盟协议,歼10C将保护沙特天空!卡塔尔遭以
【25评论】【22点赞】
淡泊明志
J35拿到户口后,资金就不会缺。新厂房投产前每年至少会给24架订单,新厂房投产后,年产48-60架都不是问题。说白了,外贸订单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