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现了,中东最坏的不是以色列,而是闷声不响的沙特阿拉伯,从中东局势图上看,以色列和卡塔尔,也门中间都隔着沙特,以色列轰炸如果轰炸卡塔尔,也门,必须经过沙特领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中东乱局,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以色列。的确,以色列这些年打过叙利亚,轰过加沙,跟周边国家闹得不可开交,看上去是中东动荡的头号麻烦制造者。 但要是真把地图摊开,再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捋一捋,你会发现一个更隐蔽的角色——沙特阿拉伯。 它不总是冲在前线,却常常在背后点头、放行,甚至借别人的手来打击对手。要说破坏力,沙特一点不比以色列小,甚至更难防。 以色列要想打击卡塔尔或者也门,从地图上看,航线几乎绕不开沙特。军机飞越别国领空可不是开车走高速,必须要经过许可,否则就是挑衅。 但现实是,以色列的战机多次呼啸而过,沙特雷达和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却像没看见一样,装聋作哑。 有人说这是美国控制的结果,其实更像是一种合谋。沙特自己不方便出手,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以色列帮忙干脏活。美国人也乐见其成,中东越乱,他们卖武器、维持存在感的理由就越充分。 沙特的位置太特殊了,北边挨着约旦和伊拉克,南边连着也门,东边是波斯湾,西边是红海,可以说是中东的心脏地带。 它就像一个闸门,想让谁过就让谁过,想拦谁就拦谁。这份“看不见的力量”,比直接打仗还可怕。以色列再能打,也得看沙特脸色。 要是绕开沙特走远路,不仅燃料消耗大,还容易被防空系统发现,风险高得多。所以,沙特哪怕一句话不说,局势其实已经被它掐住了脖子。 说到沙特,就绕不开它和美国的关系。沙特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美军基地和先进武器在它境内到处都是。光是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就摆着成排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理论上能同时盯住上百个目标。 但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在以色列出动的时候从不报警,可胡塞武装一旦对沙特发射导弹,它立刻就能拦截成功。 这样的“双重标准”,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倒像是沙特和美国心照不宣的默契。以色列的轰炸,沙特默认;沙特的安全,美国兜底。双方分工明确,各取所需。 沙特表面上总喊着维护地区稳定,可真正的行动往往让人心寒。最典型的就是也门战争。 2015年开始,沙特拉着十几个国家组成联军,说是要恢复也门的合法政府,打击胡塞武装。结果一场战争打到现在快十年了,局势不仅没稳定,反而越来越糟。 联合国的统计显示,死去的有十几万人,几百万人流离失所,也门成了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区。小孩营养不良,医院没药,学校停课,老百姓苦得不行。 可沙特自己也没占到便宜,军费年年高企,胡塞武装却越打越强,现在还敢袭击沙特本土,甚至在红海劫商船。可以说,沙特一手把自己拖进了泥潭。 除了也门,沙特跟卡塔尔的恩怨也不少。2017年,沙特联合阿联酋、巴林一起跟卡塔尔断交,还封锁了海陆空通道,理由是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 但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卡塔尔不听沙特的话。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敢批评沙特王室,还和伊朗走得近,这让沙特心里不舒服,于是干脆用封锁来孤立它。 这场断交持续了三年,直到2021年才缓和。但心结已经埋下,卡塔尔也明白,邻居沙特根本不希望它独立自主,而是想在海湾地区当老大,别人都得听它的。 除了军事和外交上的操作,沙特手里还有一张最关键的牌:石油。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想调产量就调产量,油价跟着上上下下。 2020年,它和俄罗斯闹矛盾,故意增产让油价暴跌,说是要打击美国的页岩油产业。结果呢?美国页岩油没被打垮多少,沙特自己财政反倒撑不住了,出现赤字,还得削减国内补贴,老百姓怨声载道。 石油是沙特的命脉,但也成了它最大的软肋。财政收入有七成以上来自石油,油价一跌,整个国家就跟“瘸子”一样走不动。 沙特当然也知道不能一直靠石油撑着,所以喊出了所谓的“2030愿景”,要搞经济多元化,还计划花5000亿美元建未来城“Neom”。听上去很宏大,可现实却一地鸡毛。 为了征地把几千人赶走,环保组织骂它破坏生态,国际投资者也觉得风险太大,不敢投钱。加上国内政治体制保守,改革喊得响,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妇女虽然能开车了,可其他限制依旧存在;同性恋违法,宗教警察照常管控。看起来像是开放现代化,实际上还是老一套。 说到沙特的国际形象,那更是一塌糊涂。2018年记者卡舒吉被杀案,震惊了全世界。一个记者居然在沙特驻土耳其的领事馆里被活活弄死,这种事怎么能瞒得住?结果沙特政府硬说是个别人员干的,没人信。 西方国家一度放出制裁的声音,但最后还是因为石油利益,雷声大雨点小。大家一提起它,想到的不是改革开放,而是人权问题。这种“洗白”,不但没成功,还让它更显得虚伪。
这就是美国纵容以色列后果? 很多人都想错了,都以为,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结束了,
【20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