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康熙王朝》和《贞观之治》里关于帝王对待错误的情节,那才叫天壤之别: 康熙刚树立的典型,结果发现其人行为不堪,他自己意识到自己很丢脸,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旁边聪明苏麻喇姑说:你是皇帝,皇帝没错,更没丢过人。 最后为了皇帝的颜面,典型还树着,那个害他丢人的人被"暴毙身亡。" 从此,康熙他都没错过。 《贞观之治》里: 李世民派兵伐岭南,错! 要打仗征中男,错! 情绪失控杀了张蕴古,错! 修宫殿,错! 自己跑九成宫避暑,不带他爹,错! ……总之,整部剧被张玄素,魏征,马周各种批,被李大亮,尉迟敬德等人各种怼。 整部剧李世民不是认错就是在认错的路上。 就算你不看电视剧,看一本《贞观政要》,李世民也是一样的,动不动都是错误方。 有人都看不下去了,劝他说陛下您是皇帝啊,掌管生杀予夺的好不好,咱整个大唐军政大权都在您手里握得紧紧的,您何必整天被训得孙子似的。 从贞观到现在,也1400多年了,没见谁因为李世民认错就不尊重他啊。 就算大家争议玄武门,说他心狠手辣,也从来没有人因为李世民认错这个态度就觉得他怂,他丢人吧。 相对于后来的清,唐朝的人要正常多了。 同样是皇权之下,龙椅之上的人,李世民比很多皇帝要正常太多。 能坦然认错,才是强者的专利。 弱者只会千方百计掩盖错误。
多铎与豪格关系很好,多铎还拥戴豪格继位,可惜豪格不争气。历史上,多铎、豪格经常并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