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一男子花8001元捡漏网拍一名表,结果商家却嫌价低拒绝发货,并提出可以补

绾玉说 2025-09-20 11:23:09

玩不起?一男子花8001元捡漏网拍一名表,结果商家却嫌价低拒绝发货,并提出可以补偿1000元,甚至家人也劝他见好就收,可男子认为商家应遵守契约精神安排发货,选择与之硬刚到底,将商家告上法院,而法院这样判了! 一笔8001元的网络拍卖成交价,怎么就能从天上掉馅饼的“捡漏”,变成一场对商业信誉和契约精神的残酷拷问?这事儿得从2023年4月说起,一块市场价估摸着奔着7万8去的二手劳力士,在某宝拍卖上,就真的以8001元的价格落槌了。 故事的开局,对买家来说简直是梦幻。用八千块钱,拍下了一块大名鼎鼎的劳力士“黑水鬼”,这运气,说出去都没几个人信。可对商家那边来说,这个数字就成了无法承受的噩梦。他们第一时间就反悔了,理由也很直接:价格太低,亏大了,没法发货。 这种巨大的价格错位,直接点燃了矛盾。买家觉得是天降好运,卖家认为是不该发生的损失。到底谁说了算?法律给出了答案。2024年2月的一审判决说得明明白白,不管拍出多少钱,只要成交了,合同就成立,具有法律效力。这等于给所有“捡漏”行为盖了个章,契约精神大过你商家自己的小算盘。 可商家显然不想就这么认栽。为了赖掉这笔交易,他们上演了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组合拳”。先是玩起了情感牌,老板亲自上阵冒充实习生,发短信哭诉求情,想博取同情。 这招不管用,他们就开始耍无赖。明明是块手表,却寄了根哈尔滨红肠过来,就为了在系统里伪造一个“已发货”的记录。这种操作,简直把违约这事儿搞成了一场荒诞剧。 闹剧之后,商家又试图给自己披上“规则”的外衣。他们搬出平台规则,说保证金就1000块,赔你1000块顶天了。想用平台的规定当挡箭牌,可惜,法庭根本不认这套。 等到一审判决商家得赔7万3千多块,他们更是把法律程序玩了个遍。先是态度大转弯,主动联系买家说愿意发货了,然后转头就提起上诉,可没过多久又自己撤诉了。这一连串动作,哪是想解决问题,分明是想拖延时间、施加压力,逼着买家在和解谈判桌上让步。 再看看买家这边,他虽然最终“赢”了,但赢得一点也不轻松。这场维权,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成本账。首先就是来自家里的压力,亲人劝他拿个一千块钱的补偿算了,别再折腾了。 更现实的是经济账。为了打这场官司,他自己先掏了1万块的律师费。这笔钱,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道不低的门槛。 所以,故事的结局虽然是正义的,但也充满了现实的妥协。尽管法院判了赔7万3,但双方最终以7万元庭外和解。这说明,在法律原则和执行效率之间,总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说到底,这起8001元的劳力士事件,远不是一个“好人斗赢坏蛋”的爽文故事。它告诉我们,在网络时代,一个简单的成交记录背后,是对契约精神的严峻考验。法律给了我们维护正义的武器,但真正拿起它,需要你有坚守原则的决心,承担现实成本的勇气,还有懂得理性博弈的智慧。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2025-9-19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