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勋前夕,叶剑英元帅检查授勋人员名单时,突然面色一沉,指着上面两个人的名字问:“他们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在名单上?”[无辜笑] 经过核查工作人员确认这并非失误,而是确实存在两位同名同姓的将军,这两位方国南都来自湖南平江县长寿镇,两家相距不到五公里。 年长的方国南生于1913年,年幼的生于1914年,两人都在1930年参加红军,都经历过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都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职务。 长征途中年长的方国南带领工兵连在湘江界首渡口架设浮桥,一夜之间多次修复被炸毁的桥梁,保障了中央红军顺利渡江,年幼的方国南在同一场战役中身负重伤,子弹从太阳穴穿过,被战友从死人堆里救出后幸存下来。 战争年代这种同名情况经常引发误会,1948年天津战役期间,一位冀东地区的县委书记听说首长名叫“方国南”,前来拜访认为是老上级,见面后发现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类似的认错情况时有发生,寄给其中一方的信件也常常被送到另一位手中。 为了便于区分组织决定将年长一岁的方国南改名为“方国安”,在之后的授衔仪式上,叶剑英元帅先后为方国安和方国南佩戴上少将军衔肩章。 新中国成立后方国安历任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广东省军区政委等职务,方国南则担任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 1965年两人同时从部队退休,巧合的是都选择在长沙同一家休养所安度晚年,成为邻居,1988年他们又一同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两位将军虽然经历相似,但性格迥然不同,方国安经常教导子女要踏实工作,不求名利,对党和人民负责,方国南则很少主动谈论战争年代的经历,家人多次劝他写回忆录都被婉拒,他认为自己能够活下来已经很幸运。 方国南于1997年逝世,享年83岁,方国安于2011年离世,享年98岁。 这两位从湖南平江走出的开国少将,用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新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段特殊的佳话,他们的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革命军人的朴实品格和家国情怀。 从参军入伍到成为将军,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两位方将军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他们的经历虽然有诸多巧合,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像两位方将军这样的革命军人还有很多,他们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网友们感慨万千: “这种巧合真是比小说还传奇!同一个镇子,同名同姓,同年参军,同样立功,最后还同为少将,退休后还做邻居,这缘分,不服不行!” “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情谊,虽然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两位将军都是从血与火的考验中走出来的英雄,致敬!” “历史往往比剧本更精彩,如果不是叶帅心细如发,这个有趣的故事可能就被埋没了,感谢这些严谨的老革命家。” “看到最后将军们不愿写回忆录的话,瞬间破防了,老一辈总是把功劳归于牺牲的战友,把自己看得很轻,这种精神太珍贵了。” “建议拍成电影吧!绝对是好题材,从平江小镇到天安门,两个人平行又交织的人生,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近代史。” 如果说一位将军的成功是个人奋斗,那这两位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生轨迹,您觉得是历史的偶然,还是那个时代“遍地英雄”的必然呢?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297评论】【2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