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北部加沙城发动了新一轮空袭和炮击,坦克深入市中心街道,造成建筑受损严重,居民恐慌撤离。仅在20分钟内,以军发起37次猛烈袭击,并出动战斗直升机覆盖目标区域,夜空被烈焰染成橙色,仿佛置身地狱。 这20分钟的密集轰炸,对加沙城的居民来说,不是新闻里的数字,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住在加沙城老城区的阿卜杜勒,那天晚上正抱着三岁的女儿哄睡,第一声爆炸传来时,窗户玻璃直接震碎,碎片划伤了他的手臂。他顾不上疼,裹着被子就把妻女往楼梯间的安全角塞——那是他们早就用厚木板和沙袋搭好的“避难所”,可谁都知道,在37次轰炸面前,这点防护根本不够。等爆炸声稍微平息,他扒开废墟般的楼道往外看,隔壁那栋住了五代人的老房子已经塌了一半,邻居家的孩子还在瓦砾堆里哭,声音越来越弱。 加沙城不是第一次遭袭,但这次的密集程度和深入范围,比以往更狠。以军坦克开进市中心街道时,不少居民还没来得及收拾东西,只能穿着睡衣往城外跑。加沙城的主干道上,到处是被炸毁的汽车,有的还在燃烧,黑烟裹着火星飘到十几米高。医院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去,医护人员只能背着急救箱在废墟里跑,有位护士在采访里说,她那天晚上救了一个头部受伤的小男孩,孩子怀里还紧紧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嘴里反复问“妈妈什么时候来”,可孩子的妈妈,已经被埋在倒塌的公寓楼里了。 有人会问,以军为什么要这么密集地袭击加沙城?官方说法是“打击哈马斯目标”,可加沙城是加沙地带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挤着上万人,军事目标和民用建筑几乎混在一起。20分钟37次袭击,就算再精准,也难免波及平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数据显示,光是这一轮袭击,就有至少50栋民用建筑被毁,其中包括3所学校和2家诊所,上千人无家可归。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只能挤在联合国设立的临时避难所里,一张床垫要睡两三个人,喝水都要排队,更别说吃的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早就被破坏得差不多了。之前的冲突里,电力系统、供水管道就没完全修好,这次袭击又炸断了好几条主干道的水管,现在加沙城大部分地区都没水没电。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只能裹着薄被子发抖,有的老人因为没热水喝,连药都咽不下去。国际红十字会想送救援物资进去,可加沙的边境口岸要么被封锁,要么在轰炸中受损,物资根本进不来,有位救援人员无奈地说,“我们手里有帐篷和药品,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里面的人受苦”。 其实,加沙地带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每一次升级,受苦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不想打仗,只想好好过日子——孩子能上学,大人能上班,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可现在,这些最简单的愿望都成了奢望。以军说在“保护自己的国民”,哈马斯说在“反抗占领”,可谁都没考虑到,夹在中间的平民,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轮袭击过后,加沙城的夜空还在冒着烟,废墟上有人在找自己的亲人,有人在收拾仅剩的家当。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轰炸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国际社会虽然在呼吁停火,可真正能落到实处的行动少之又少。毕竟,口号再响,也不如一顿热饭、一件暖衣,不如让废墟里的孩子能重新回到学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9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北部加沙城发动了新一轮空袭和炮击,坦
正能量漂流瓶
2025-09-20 14:35:2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