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叫马臣的中国专

韫晓生 2025-09-20 19:46:47

[太阳]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叫马臣的中国专家却语出惊人,公开断言,这已是中国向美国“体面”投降的最后时机。   (信息来源:搜狐网——吃里扒外的“投降专家”!官媒点名批评,高知分子竟成“带路党” )   七年前那场贸易战,不仅是经济的较量,更是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拷问着一个大国能否在绝境中逆风翻盘。   中国专家马臣提出的“投降论”像炸弹般引爆舆论,当时贸易战正酣,整个社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道坎,到底怎么过?   然而,面对这道关乎国运的生死抉择,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面对超过500亿美元的关税大棒,我们没怂,外交部直接喊话“奉陪到底”。   紧接着中国的反击就来了,对美国的大豆、汽车加征同样的关税。这一下打得可不轻。美国的农产品对华出口直接腰斩,得克萨斯州的油田减产了三成,一些页岩油公司陷入危机。   今年年初,美国再次亮出关税这张牌,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 关税,这试图破坏正常的合作秩序。   但中国从未像软柿子一样任人拿捏,而是迅速亮出对等反制的牌—— 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同时一纸诉状将争端提交世贸组织。   美国一直把中国当作液化天然气的重要买家,中方的反制精准戳中了其能源出口的 “要害”。更关键的是,这份反击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稳稳守住了自身权益,反倒让美方急着 “快速销售” 液化天然气的计划落了空。   为什么我们能扛住?因为我们有压舱石——14亿人的大市场,超过38万亿的消费规模。外部这点风浪,还真不一定掀翻中国这艘巨轮。结果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景象:我们的GDP不减反增,对美贸易顺差反而越来越大。   美国最狠的牌,是技术封锁,可谁能想到,这一招“卡脖子”,居然成了我们科技自立的催化剂。   当初不是说芯片“永无翻身之日”吗?2025 年上半年,好消息接连传来:国产 7 纳米芯片的产量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占了六成五的份额。   看看华为就知道了,这简直是个从绝境里杀出来的样本。靠着自研的麒麟芯片,它活下来了。而且它还搞出了自己的鸿蒙系统,手握全球第一的5G专利,去年营收超过7000亿。   新能源车赛道上,比亚迪今年的全球销量已经把特斯拉甩在身后,我们的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首次领先,全球份额从不到5%飙升到超过30%。更别提量子计算这些尖端领域了。   但自主不等于封闭,中方始终敞开合作的大门,和欧洲、东南亚的伙伴们一起搞技术攻关、做产业合作 。   面对围堵,我们也没闲着,开始主动突围。一套组合拳打了出去:能源上跟俄罗斯、沙特深度合作;用稀土这张牌,限制对美国军工航天的出口;同时大力推人民币跨境结算。   中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东盟连续三年成了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RCEP生效后,贸易额更是突破了6.5万亿。我们在美国之外,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现在回过头再看七年前,最好的回应不是嘲笑谁,而是看我们自己走了多远。压力没把我们压垮,反而逼着我们长出了更硬的骨头、更强的肌肉。   从朝鲜战场志愿军们 “不怕苦不怕死” 的坚守,到如今中美博弈中坚守的原则,中国的立场从来没有变过。   历史已经证明,对一个大国来说,最小的代价,从来都不是妥协,而是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今天中国在经贸、科技领域的每一次坚定回应,都延续着先辈们那份 “不低头、不退缩” 的骨气。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向来不是惹事的一方,但也绝不是怕事的一方,这正是大国应有的模样。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