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一位美国园艺师在欧洲发现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树,虽然气味怪,但非常好看,

芸霄记史 2025-09-21 00:47:01

1784年,一位美国园艺师在欧洲发现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树,虽然气味怪,但非常好看,于是就把它带回了家乡,并取名为“天堂树”,不料数十年后,“天堂”变“地狱”。   这种树的真正名字叫“臭椿”,在美国却被赋予了浪漫的名字,最初,它的表现确实让人满意,不挑土壤,生长神速,无论是在荒废的废地还是城市街头,都能顽强生长。   19世纪,美国城市化加快,急需快速长成的行道树来美化街景,臭椿正好踩中了这个点。   它替代了容易出问题的榆树,迅速在纽约、费城、波士顿这些大城市扎下根,还因为长得快又好看,被称作是“东方的礼物”。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甚至把它写进作品里,称它是“希望之树”,那时候的美国人把它当作未来城市的绿色象征,对它的喜爱几乎没有保留。   可是一切在20世纪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这树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单纯,它的根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能让周围别的植物难以生长;它的种子量巨大,一棵树一年能撒出几十万颗,而且发芽率极高。   更糟的是,本地的鸟和虫子对它没兴趣,几乎没有敌人,久而久之,它像一个不受约束的外来者,把空间和养分一点点抢走,本土的橡树、枫树逐渐被排挤出去。   到了20世纪中期,它几乎蔓延到了全美大多数州,生态失衡已经彻底显现。   这场入侵带来的后果并不仅仅是环境破坏,更是经济损失,农田、牧场遭到它的侵占,作物减产,牧草被挤压,每年都造成数亿美元的损害。   到了夏天,那股像烂花生或臭蛋一样的味道飘散在人群中,让人避之不及,人们从满心喜欢变成强烈的厌恶,这个曾经被叫作“天堂”的树,成了名副其实的“噩梦”。   在治理上,美国投入了巨额资金,希望把臭椿连根拔起,但问题在于,它的种子库埋在土壤深处,可以潜伏多年,哪怕清理掉一大片区域,只要留下一棵母树,它很快就能重新爆发。   几十年的努力下来,效果几乎没有什么成果。   而臭椿在中国北方和东部,这种树其实再普通不过,古人不仅知道它味道古怪,还给它起了“臭椿”这样直接的名字。   它被种在院落和寺庙里,也被当作药材,《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说它能治皮肤病、驱虫止痒。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生态系统里,椿象等昆虫会吃它,其他本土植物也和它形成长期平衡,它只是大自然里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入侵者”的光环,更没有造成生态浩劫。   这场经历让人看到一个问题:同样的树种,在不同环境里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臭椿在中国只是普通的树,却在美国成了一场生态灾难。   它提醒人们,生态是一个极其脆弱的体系,一旦人为打破平衡,结果可能不可收拾,当年汉密尔顿带着对美的追求把树苗带回美国,他绝对没想到这会在后世酿成隐患。 参考信源:这种中国植物扩散至全球成灾,因为几乎没有弱点而被各国讨厌——澎湃新闻

0 阅读:8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