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

古木过去 2025-09-21 11:44:54

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接着嘲讽:中国人才本就是为我们培养的,硅谷里有千千万万名北大清华学子在为我们效力! 这几年,国内的芯片企业也不是没拼命。中芯国际已经能造出7纳米级别的芯片了,华为麒麟芯片在设计上也不输全球同行。 可问题是,一到生产环节就掉链子。最先进的光刻机被美国卡着脖子,设备不是买不起,而是对方根本不卖。即使有钱,顶级装备和核心技术就是进不了门。 企业只能用老设备凑合着干,产量跟品质都没法和台积电这样的巨头竞争。台积电早早用上了3纳米工艺,而国内企业只能望“芯”兴叹。 美国这招很厉害,他们不仅管住了设备和技术,更会留住全球最聪明的人。在硅谷,不管是中餐馆还是科技公司,都会遇到讲中文的程序员。 有人从国内高校一路考进美国,毕业就在苹果、英伟达、谷歌当工程师,研发出卖到世界各地的芯片产品。中国高校花了心思培养人才,最后付出的成果却成了别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国内企业不是不想留住这些人。可惜的是,一来回报不如硅谷大气,二来硬件条件差了不少,做项目限制也多,很多毕业生都更愿意留在国外。生怕回国大显身手没舞台,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这样一来,芯片制造这件事几乎成了个死循环:没有新设备引不来顶尖人才,没人才就难以攻关,产业始终难突破。 这些难题放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下问题更大。供应被掐住,对未来的产业安全、发展速度都影响很大。 大家都看得出指望买来技术或者高薪请洋专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下苦功夫培养自己的核心队伍,才可能在芯片这一行重新站起来。 不过国内的科技人也不是吃素的,近些年政策开始偏向自主创新,越来越多年轻人往技术里扎,企业也愿意赌一把技术攻关。 设备暂时买不到,人才还在流失,这些都是要克服的老难题,但只有自己挺过难关,等到哪个环节被打通,也许局面就逐渐转好。 从张忠谋的那句扎心话,到美国媒体的冷嘲热讽,看到的其实是科技竞争下的巨大压力。 中国要想在芯片产业上甩掉被人掣肘的被动,不能只考虑砸钱,还得真正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还要鼓励企业大胆创新。 只等国外松口,可能永远盼不到那一天。眼下的不利局面,谁也不愿一直扛着,等到逆风翻盘那天,这一切辛苦才算值当。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