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亿遗产已经按法律分完,具俊晔分得约2.16亿却没把份额交给S妈,还拒绝赴S

曼冬看娱乐 2025-09-22 09:30:56

6.5亿遗产已经按法律分完,具俊晔分得约2.16亿却没把份额交给S妈,还拒绝赴S妈发起的“家宴”,这场至亲之间的角力,让大S的身后事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唏嘘

大S走得太突然,谁都没准备好

2月的深夜,医院走廊灯光冷白,家人守着病榻,谁也不肯相信她就这么离开

没几天,媒体拍到骨灰返台的画面,亲友低头疾走,连风声都像压着嗓

我们以为故事会在亲情里安静落幕,没想到,真正的喧嚣从遗产开始

她没有留下遗嘱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丢进法条也丢进人心

之后的几个月,网络传言像雨点,谁在争,谁在让,谁在暗暗盘算

法院最后依据继承法判定:配偶与两名子女各得三分之一

数字冷冰冰,但人间烟火是热的

孩子未成年,所以他们的份额由生父汪小菲代为管理

这一步,让不少人直呼:现实比八点档更拧巴

S妈一分未得

法律没有给“岳母”这个位置,情理再满,也难敌纸面上的字

她的情绪,后来在3月1日凌晨的一条社交平台动态里泄了出来——“他是骗子我是傻”

没有指名,但几乎所有人都默认那是对着具俊晔

她的委屈,很直白:曾经有人说,会把自己的部分交给她,如今话音还在耳边,人却不见兑现

从结果看,具俊晔获得约2.16亿新台币

同时他做了几件事:搬出了与大S同住的豪宅,不再与S妈同住;

有媒体称他在韩国购置了新居;

偶尔被拍到去墓园,带着她生前爱喝的咖啡和小甜点,坐一会儿就走

深情,是一种姿态;

兑现承诺,是另一种

两者能否同时成立,公众在用放大镜看

“鸿门宴”三个字,是大家给那顿饭起的外号

据说S妈和小S约过几次,想坐下来把话说清楚,甚至是把账说清楚

邀约被婉拒了,或者一直没有下文

躲开饭桌,不一定是心虚,也可能是知道一开口,就是翻旧账、捅旧伤

但在舆论场里,拒绝就会被解读,解读就会变成标签

更让标签加深的,是几条“爆料”

有消息称,他使用汪小菲的信用卡支付过部分家庭开支,还有传言说典当珠宝以维持生活

消息满天飞,当事人没正面承认,媒体也多以“据传”带过

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只能把这些当作未被证实的风声,但风吹久了,人设就会轻

有人说,他精明

搬离、低调、不见频繁互动,避险动作一个不落

也有人说,他也有难:异乡、舆论、年迈的母亲在韩国,回去照顾也合情合理

人们想要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可生活常常只有灰

如果说他真的“聪明”,那可能是明白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当爱人不在了,剩下的只有合约和法律

镜头转向汪小菲

他这边在直播里说,工作再忙也要两头飞去看孩子

能看出来,他确实忙,脸色有点糙,语气里却是笃定

有人问孩子什么时候回北京上学,他的回答很实在:不急,等他们再大一些再考虑

相比“口头深情”,这种把选择交给孩子成长节奏的答复,容易赢得共鸣

亲爹和继父的对照,被放到公众舞台上,明暗对比特别明显

可是,回到那行冷冰冰的字——继承法

有律师提醒我:在绝大多数法域里,没有遗嘱,法定继承严格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排序,并且配偶与子女通常优先

这意味着,即便再亲近的岳母,也不在分配顺序里

成年人最大的体面,是把身后事交给纸面与法律

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遗憾,都把矛头指向一个选择——她没有立遗嘱

这不是第一次我们见到类似的遗憾

贵州兴义的陈老伯,和伴侣相守16年,没有领证

他生前和家人协商过一个分配方案,存款和抚恤金照顾伴侣,自建房留给女儿,还给伴侣居住权

老人家走后,女儿没按约履行,伴侣只能诉诸法院

没有清清楚楚的法律文件,再温柔的约定也会变成“各执一词”

有人把爱写在心里,有人把爱写在纸上

在生死面前,写在纸上的,才会被法律读懂

回望大S的一生,感情线总是被放大

从一场风光婚礼,到做贤妻良母;

从综艺上“放下美貌”的勇敢,到离婚后的拉锯;

再到和旧爱重逢,悄悄办了婚事

她是那个荧屏里的大明星,也是孩子眼里的妈妈

最让人心酸的,是她离开后,我们讨论最多的,不是她拍过的戏、说过的话,而是钱该归谁

“2.2亿飞了”这句话,像个锤子,敲在S妈的心上,也敲在大众的八卦神经上

可是钱从来不是会飞的东西,钱只会按规则走

这也是这场风波里最冷的真相:爱可以任性,遗产不行

所以,当我们批评谁“精明”、谁“凉薄”的时候,不妨也问一句:如果她曾经提前把心愿写清,如果所有安排都落了字印,会不会今天就没有这么多争吵

回到具俊晔

有人记得他在墓园的身影,手里那杯咖啡像是给逝者,也是安抚自己

也有人记得他曾经说过要把自己那一份交给S妈,如今不见兑现

两张截然不同的画面并存,就像人心的矛盾并存

判断一个人的深浅,也许不该只看一两次出镜,更要看时间会留下什么

再看S妈

她在镜头前的锋利、在社交平台的激烈,像一个被现实当头一棒的母亲最本能的反应

她的期待,也许是“女儿在时养我,女儿不在时钱也该照顾我”,但法律不认识这种情理的延伸

她于是把话说重,把饭局摆上桌,想用人情去撬动已成定局的东西,难度可想而知

至于汪小菲

他的形象,在这一轮风波里意外地“翻红”

不是因为说了多少漂亮话,而是因为他把“做父亲”这件事做得比较朴素:在、出现、负责

当一个男人愿意用时间和航班表证明,他就不太需要人设

写到这,我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的话

“生前的爱,是我愿意;

身后的事,是我安排”

如果把这句话提前放进每一个成年人的计划里,很多纠纷就不会发生

遗嘱不是咒语,它只是把你的爱最后确认一次

爱谁多一点,谁该照顾谁,哪怕是一只猫一盆花,都写明白

这比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看我的面子”上,要稳得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与算盘,站在外面的人很难判清黑白

但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孩子的利益应该被优先保护,成年人该学会在情绪之外尊重边界

别再让逝者的名字,被用来做谈资;

别再让活着的人,把悲伤当筹码

愿这一地鸡毛,最后能在法治与体面里慢慢落地

也愿每一个人,都提前把重要的话留在纸上,而不是留给风

信源资料

搜狐网:《6.5亿遗产分割落槌!具俊晔获1/3,汪小菲代管子女财产,S 妈零继承原因曝光》-2025年9月13日

新黄河:《大 S 遗产分配已完成:由具俊晔及儿女所有!S 妈凌晨发文→》-2025年3月2日

极目新闻:《老两口相伴16年未领证,男方离世后两家争遗产,女儿称是唯一继承人》-2025年9月17日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曼冬看娱乐

曼冬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