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差,但预期不太好。有些社会原理反直觉,不是会搞生产就行。需要文科社会科学发展起来,如解决生育率问题
1. 我们现在经济气氛是两重的。和外国比,生活方便、没通胀、安全、供给充足,应该不差,比发达国家都强,科技、军事都在冲顶。但是在财富相关的指标上,就不是太好,普通群众收入低、房子价值大跌,股票总体还是赔、害怕。因此,生活不差,但预期没有很好,年轻人普遍迷茫,心气还不如退休人口。
2. 现在人们生存没问题,住房都是够的,房租便宜,吃饭问题不大。但是财富上,真的很困难,不知道怎么办。最近不少人看银行利息少了,被逼琢磨炒股赚钱,可以肯定地说,好赚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老手都赔。以前心气比较好,就是“搞钱”有不少办法,虽然有些是歪门邪道,但还真有不少机会。不少人起劲折腾,开网约车收入有时收入都挺好。现在发财机会少了,民间感觉没太多机会,不知道折腾什么。高科技投资火,但一般人又不懂。
3. 如果发不了财,有稳定工作和过得去的收入和身份也行,体制内更佳,很多人能满足。但这也不容易,社会预期早变了,高考填报志愿就去冲海关、警察之类的专业。如果靠“灵活就业”生存,人多竞争起来每人赚不了多少,炒股赔、买房也赔,说实在的真不会有太好预期。
4. 这是社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现象。比如房地产,数量足够了,肯定不会抢买了,再不会有大涨价社会群体琢磨“买房发财”的气氛了。再比如开饭店、奶茶店之类的创业,以前这是许多人成功发财的大门路,但现在行业配套变化很大,已经有不少连锁餐饮占了位,也有规范经营拒绝野性发展,市场机会就少了。 唯一理论上很有空间的是股市投资,这我是认的,不少股稳定分红比银行利息高,可以长期持有。但股市投资又是反人性的,熊市买了不卖容易赚钱,牛市瞎折腾赔钱,一不小心就赔光。
5. 所以,明明我们生产搞得很不错了,但反而预期不太好。生产搞得好、气氛不佳,房子太多,大家没兴趣了。高档白酒生产能力指数增长,社会兴趣下降, “老登”与“小登”爆发争吵。汽车产能与性价比突飞猛进,但即使销量增长有10%以上,出口更火,竞争压力还是很大,哪怕是行业头部企业都很有压力,差些的就是生存问题了。
6. 我一直想了很久,感觉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理工科搞得不错,对付客观物质搞生产是真的强,不停优化,这方面可以100%放心,最难的芯片和光刻机彻底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征服客观物质世界。但我们文科很茫然,总体上有“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感觉。文科就是针对“人”的,是很多人组成的社会的主观心理,规律和客观物质很不一样。光是让年轻男女愿意结婚生育这事,就极难,暂时没有找到好办法,目前个人唯一觉得可行的是物理方向的,搞人造子宫。还有很多社会问题,人们如何生活、看待财富,货币要发行多少,要不要人人发钱,都是说不清的大问题。文科、社会科学应该大有可为,但目前似乎是没啥大的成果,甚至是反作用,如过于乐观没预测到生育率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