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金融危机预警”,没像往常政客发言那样打太极。 今年7月,美韩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美国降低对韩商品关税,作为交换,韩国需赴美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由韩国政府出资,另外1500亿则由韩国企业自行承担。 表面看,美国给韩国商品“松绑”,韩国企业能去美国赚钱,好像挺划算?但问题来了,韩国现在外汇储备总共就4163亿美元,要是真按美国说的“现金全投”,外汇储备直接少一半,连3000亿美元的安全线都保不住! 李在明拿1997年金融危机举例子:当年韩国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却欠了1100亿美元外债,钱不够还,只能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结果被逼着开放金融市场、卖掉国企,连国家主权都差点没了。 现在要是再被抽走3500亿美元,韩国又要回到“外债压顶、钱袋空空”的日子,韩元贬值、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惨状,可能又要上演。 更气人的是美国的“区别对待”,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接说,韩国得学日本,按美日贸易协议的模式来,但日本外汇储备超8200亿美元,是韩国的两倍,而且和美国有货币互换协议,就算钱不够还能找美国借。 韩国呢?外汇储备不到日本一半,还没互换协议兜底,美国这招,等于让韩国“裸奔”——钱全投出去,自己连个“安全垫”都没有。 韩国政策顾问金容范也承认,美国要的是“无条件给钱”,韩国要的是“投资能赚钱”,两边根本谈不拢。 韩国以前靠出口和外资,搞出了“汉江奇迹”,成了“亚洲四小龙”,但1997年金融危机证明:光靠出口和外资,遇到全球风浪就容易翻船。 现在韩国虽然发达了,但问题一堆:企业欠债多、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产业全靠半导体撑着。 要是真按美国要求投3500亿美元,韩国政府只能削减福利,企业没钱搞研发,中小企业更活不下去,最后可能变成“经济停摆—社会闹腾—政府下台”的死循环。 李在明这番话,表面是跟美国“讨价还价”,其实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的“求生呐喊”,韩国是美国的盟友,但美国现在像“吸血鬼”,用关税大棒逼韩国“出血”,用投资协议掏空韩国家底,甚至派移民局突袭韩企工人。 更搞笑的是,韩国一边被美国“薅羊毛”,一边还得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李在明说“中俄朝是一极,韩美日是另一极”,其实暴露了韩国的尴尬:想两边讨好,结果成了棋盘上的棋子;想自己说了算,又没那实力。 这场3500亿美元的“生死局”,给所有小国提了个醒:跟大国玩,别光想着占便宜,得先看看自己家底够不够厚。 韩国要是想避免重蹈1997年覆辙,得学会“硬气”——经济上少依赖美国,外交上别盲目站队。 毕竟钱袋子在自己手里,才是真的安全,李在明这声“警报”,说不定能叫醒韩国,别当“冤大头”了,该为自己打算了!
反转太快了连日本民众都看不下去了!731上映之际,日本民众组织游行,反对美日
【301评论】【2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