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日,15架以色列战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向卡塔尔首都多哈一处建筑发射10

甘愿为孺子牛 2025-09-22 17:56:26

当地时间9日,15架以色列战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向卡塔尔首都多哈一处建筑发射10枚导弹,目标为当时正在开会的哈马斯高层人员。现场视频显示,爆炸引发浓烟,多哈上空传出爆炸声。视频画面迅速传遍全球——这一次,被炸的不是黎巴嫩、不是叙利亚,甚至不是伊朗,而是一直在巴以之间努力斡旋、被视作“中间人”的卡塔尔。更令人震惊的是,卡塔尔不仅是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之一,还长期被以色列默认为“不受攻击”的伙伴。哈马斯海外领导层几十年来一直设在多哈,正是因为相信这里“绝对安全”。更何况,他们当时正在讨论的,是美国所提出的停火方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空袭决定是内塔尼亚胡做的,“不是我做的决定”。据以色列电视台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美国军方(美国在卡塔尔军事基地)发现以色列战机正向东飞行,遂要求以方作出解释。以色列告知美方,准备在卡塔尔对哈马斯领导层发动袭击。这一消息上报给特朗普后,他立即指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通知卡塔尔袭击即将发生,但为时已晚。卡塔尔方面反驳了美方的说法,称他们在爆炸发生后才接到美国官员的电话。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强调,关于卡塔尔提前被告知此次袭击的说法“完全不实”。 然而,所有的默契一夜之间被打破,所谓的红线,也已成虚线。卡塔尔公布的信息,5名哈马斯高层死亡,一名卡塔尔安全官员罹难。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强权面前,规则与默契,往往薄如蝉翼。 卡塔尔愤怒了。一个主权国家,居然因为他国“看不惯”就遭到空袭,国际法尊严何在?更让卡塔尔难以接受的是,自己此时此刻还在为加沙停火四处奔走、还在施压哈马斯释放人质——结果换来的,却是以色列的导弹落到自家首都。还有没有天理?事件发生后,卡塔尔政府严正声明,强烈谴责这是“对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巴勒斯坦方面也指责以方“破坏停火谈判,加剧地区冲突”。埃及、土耳其等多国纷纷表达不满,警告地区局势恐将进一步升级。联合国方面也指出,这一跨境袭击“对中东和平进程造成实质性破坏”。 我们梳理一下:真主党,说打就打;叙利亚,想炸就炸;伊朗,照打不误;如今,就连一直劝和的卡塔尔,也难逃战火。是谁在背后撑腰?是谁年复一年提供军援?是谁在联合国安理会一次次否决谴责议案?又是谁,在这盘中东大棋中,放任强权一次次践踏规则?从现实层面看,以色列近年来多次对周边国家发动跨境军事打击,却从未受到实质性国际制裁或军事反制。 中东,说实话,早已没有什么严格的红线。为什么以色列敢如此肆无忌惮?首先,是军事能力的绝对优势。以色列拥有中东地区最先进的国防体系,“铁穹”反导系统拦截率高,F-35隐身战斗机、“杰里科-3”弹道导弹等进攻型武器更是足以覆盖数千公里范围的精准打击。常年实战让以军积累了丰富的情报、空袭和巷战经验。其次,是地缘政治的强力支撑。以色列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与其深度绑定。美国仅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以色列的决议中就就动用超过20项否决权,一次次为其提供政治庇护。而中东内部宗教、民族、领土矛盾错综复杂,沙特、阿联酋近期与以关系缓和,埃及专注国内稳定,伊朗则受多方制约难以全力反击。再者,是以色列国内政治持续右转。利库德集团等强硬派势力主张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包括扩大定居点、强化对巴勒斯坦控制,以及通过“定点清除”打击哈马斯。最后,是国际社会制约的严重不足。除了美国明里暗里的偏袒,欧洲国家虽偶尔批评,却因能源、安全等利益需求,从未实质施压。导致以色列几乎无需付出代价。这次袭击,不仅是对一个国家主权的践踏,更直接冲击了由卡塔尔主导的停火斡旋。哈马斯对谈判的信任度已跌至冰点,重启对话难上加难。长远来看,以色列持续跨境打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被毁,加沙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一切只会不断累积仇恨,诱发更多报复,让中东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出路在哪里?国际社会必须共同行动,迫使以色列遵守国际法,停止侵犯他国主权、伤害平民,停止扩建定居点、封锁加沙。应重启巴以和谈,坚定推进“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而美国,必须调整长期偏袒政策,承担起大国责任,真正为中东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东,已没有绝对的红线。这一次,是卡塔尔。下一次,又会是谁?

0 阅读:0
甘愿为孺子牛

甘愿为孺子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