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啦!黄仁勋脸都打肿了!本以为我国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就完了,没想到还有王炸,直接让国内一些科技巨头停止购买RTX 6000D等芯片。 美中贸易摩擦自2022年起步步紧逼,美国商务部频出行政令,封堵先进半导体出口路径,尤其是AI训练核心芯片A100和H100系列彻底无缘中国市场。这直接砍断了英伟达的黄金供应链,迫使公司仓促调整策略。2024年,英伟达推出H20芯片作为权宜之计,该产品计算性能被刻意拉低至原版的60%,内存带宽也大幅缩水,却定价仍高达数万美元一颗。 中国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高价咬牙采购,用于支撑云计算和AI模型训练。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巨头的数据中心迅速填满这些卡片,订单总额轻松破数十亿美元。 这种被动局面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美国的出口管制看似扼住咽喉,实则加速了本土替代的觉醒进程。英伟达借机在中国市场捞金,收入占比一度高达13%,但这也埋下隐患,定价策略开始招致不满。 反垄断审查的导火索点燃于2024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锁定英伟达2019年收购Mellanox交易,认为其强化了市场支配地位。审查小组深入剖析销售数据和合同条款,焦点直指定价不公和捆绑销售行为。英伟达高层多次跨洋应询,提交海量文件以证明并购的合法性,但调查持续数月未见松动。 这一动作并非孤立,而是贸易摩擦的延伸,中国监管层借机整顿外资巨头在本土的垄断苗头。英伟达的回应低调,强调遵守法规,却难掩对市场份额的焦虑。审查进入尾声时,外界本以为罚款或整改令即将来临,谁知更大的变局悄然酝酿。这场审查不只考验英伟达的合规能力,更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芯片链中的博弈智慧,主动出击而非被动挨打。 2025年9月中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突然下发指令,要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等头部企业立即暂停RTX 6000D芯片的采购和测试。该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为中国市场量身阉割,计算核心减少20%,旨在绕过美国出口壁垒。 监管文件直指其性能调整后仍存定价偏差,企业须转向本土方案评估。 指令一出,订单批量取消,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化为泡影。RTX 6000D本是H20的接棒者,上季度中国需求火热,如今却滞销仓库。英伟达的销售预测瞬间崩盘,这一“王炸”式转向,让硅谷的AI霸主措手不及。黄仁勋的日子难过了,美国管制高端货,中国拒收阉割版,双重夹击下,市场份额岌岌可危。 中国科技巨头的响应迅捷而果断,采购团队第一时间清点库存,封存未用样品,转而评估华为Ascend 910B和寒武纪MLU系列。Ascend 910B已实现7nm工艺,浮点运算性能逼近H20水平,成本更低且供应链稳定。 字节跳动等公司加速集成测试,数据中心机架逐步替换进口卡,降低对美依赖的风险。 阿里巴巴的云服务业务首当其冲,却借机优化架构,国产芯片的兼容性测试显示延迟仅增5%。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AI生态的自立门户,过去高价买单的日子一去不返,企业话语权明显提升。监管的这一手,不仅堵住英伟达的敛财路,更为本土产业注入强心剂,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加速。 英伟达的股价反应剧烈,纳斯达克开盘即跌2%,交易量激增,分析师纷纷下调全年预测。 黄仁勋公开表态,称遗憾公司产品受限,却难掩对中美关系的担忧。RTX 6000D的库存压力山大,美国西海岸转运站堆满待清关货箱,分销商香港仓库也开始甩卖多余存货。 英伟达的全球布局面临考验,中国市场贡献一度占总收入15%,如今锐减将拖累毛利率。黄仁勋的游说之旅加剧,频繁进出华盛顿,递交政策简报求松绑出口许可,但美国财政部耶伦的回应冷淡,承认供应链断裂的双刃剑效应。 英伟达的尴尬在于,一边是本土管制,一边是买家主动说不,昔日风光不再。
“对中国封锁光刻机,最后活不下去的会是西方企业”——荷兰光刻机巨头的这句话,戳
【3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