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东南亚主要航运通道海盗袭击与海上抢劫事件激增

亚太日报 2025-09-22 21:15:35

亚太日报 谭静怡 艉楼甲板作为船舶的最高尾部平台,本是观测海面的绝佳位置,但近日在连接马六甲海峡与南海的菲利普海峡咽喉要道,船员们在此目睹到一种异常情况——一艘未亮灯的木质小艇伪装成渔船靠近后,海盗借助长杆与绳索攀爬上货轮甲板。 大型油轮公司Hafnia的安全经理表示,这些犯罪分子混迹于日均千艘通航船舶的繁忙水道,专门盗取废金属、备用发动机等高价值物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亚洲地区共报告95起海盗及武装劫船事件,同比激增83%。新加坡国际研究专家指出,此类犯罪主要针对散货船,通常由2-4人驾驶快艇作案,与索马里海域的劫持模式截然不同。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最繁忙航道之一的新加坡-马六甲海峡成为案件高发区。澳大利亚约三分之二的出口物资(包括煤炭与天然气)需经此要道,中国与新加坡的能源供应也高度依赖该航线。海事安全专家警告,海盗活动可能导致航运成本上升——增设安保人员会推高商品价格,若航道被列为"战争风险区域",保险费率更将倍增。

调查显示,犯罪分子多来自印尼廖内群岛的偏远地区,利用星罗棋布的岛屿作为逃遁通道。尽管他们目前多以窃取财物为主且很少使用暴力,但专家对这些人的犯罪动机存在分歧,无法判断是因经济困难驱动的个别作案,还是有组织的犯罪。因为最新逮捕行动显示,部分嫌疑人竟与犯罪集团关联,而非普通的渔民。盗取的船舶零部件通过黑色产业链销往船厂等相关企业,形成完整犯罪生态。 更令人担忧的是,犯罪集团通过WhatsApp协调行动,以"参加派对"为行动暗号,每条船次作案可获数百美元报酬——这在印尼足以维持数月生计。 海域应对措施面临多重挑战:四国联合巡逻虽已展开,但管辖权问题制约执法效率——一国舰艇无权越界追捕。与此同时,船舶报案率低导致警方难以掌握全貌。专家建议船舶公司加强自主防范,包括安装防攀爬屏障和实施高处瞭望。 澳大利亚国际法专家指出,海峡国家对外部执法机构介入持敏感态度,但若问题持续恶化,所有通过风险水域的国际贸易公司都将面临保险费上涨压力,最终成本将由全球消费者共同承担。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