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叫嚣“攻占莫斯科”,被指脱离现实沦为舆论闹剧 当一个卸任15年的前总统突然放话要“攻占莫斯科”,你会觉得他是想重返政坛,还是只是想蹭一波流量? 9月20日,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接受电视采访时丢下重磅言论:“乌克兰必须战斗到底,直到攻入莫斯科。” 他把一切归咎于普京政权,声称只有铲除克里姆林宫的现政权,才能真正终结俄罗斯对邻国的威胁。 这番话一出,不出意料地引爆了舆论场,德国媒体当场开怼,俄罗斯外交部也毫不客气地讽刺其“精神状态”; 更有分析直指他不过是试图借战争议题翻盘回归政坛,结果却沦为一场不合时宜的政治闹剧。 尤先科的这番“攻占莫斯科”言论,确实够炸,可问题是,乌克兰现在连顿巴斯的局势都没完全稳住,哪里还有余力直捣黄龙? 2024年以来乌军在战场上的推进极其有限,不仅面临兵员短缺、武器老化、能源紧张等多重困境,还要应对西方援助逐渐缩水的现实压力。 拜登政府已卸任,现任总统特朗普对援乌态度明显更为保守,欧洲内部也陷入“战略疲劳”,援助意愿整体下滑。 换句话说,现在的乌克兰,根本不具备“反攻莫斯科”的军事实力,更遑论战略纵深和后勤可持续性。 尤先科的“豪言壮语”,不仅背离军事常识,还很可能误导本国民众对战争的期待,让本就焦虑的社会情绪更加失衡。 尤先科是谁?一个早已淡出政治一线的前总统,自2010年卸任后政治影响力迅速下滑,多年来几乎销声匿迹,如今突然跳出来高调放话,怎么看都不像是随口一说。 尤先科此举意在“刷存在感”,借助战争话题重回公众视野,毕竟在乌克兰国内,随着泽连斯基在连任问题上的不确定性加剧,政治真空正在酝酿,一些“老面孔”嗅到了机会。 更关键的是,尤先科的个人情绪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回顾他在2004年竞选期间曾遭“神秘投毒”,当时多方矛头直指俄罗斯,虽然至今未有确凿证据,但这段历史恩怨为他今天的激烈表态提供了心理背景。 不过,个人恩怨不能当国家战略喊口号,更不能让整个国家为他的一句“复仇宣言”埋单。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尤先科言论时,并没有直接发火,而是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提示”,尤先科的妻子在美国国务院工作。 这句话虽然轻描淡写,但在外交语境中却足够敏感,它几乎在暗示:尤先科的“攻占莫斯科”言论,可能并非出自个人判断,而是某种更复杂的地缘政治“传话筒”。 换句话说,他是不是在为某些外部势力试探俄罗斯的反应、打响“舆论战”第一枪? 当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支撑,但在当前美俄博弈日趋复杂、情报战频繁上演的背景下,任何一位“昔日政客”的激进表态都难以被当作单纯的“个人情绪”。 尤先科的这番话,不仅没在乌克兰国内掀起“民族激情”,反而引发不少反感。 毕竟,现在的乌克兰社会已经深陷战争泥潭,民众更关心的是停电问题、粮食供应和孩子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卸任总统喊“打进莫斯科”的豪言壮语。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乌克兰网友直接表示“听着就累”,还有人批评他“活在梦里”,这种声音,足以说明对他的幻想式发言,普通乌克兰人并不买账。 更尴尬的是西方盟友,有分析指出,尤先科的激进表态在一定程度上让西方更加担忧乌克兰的战略理性。 如果乌克兰领导层或前领导人频繁抛出极端言论,西方国家恐怕就不太敢继续无条件支持,担心自己被卷入更深层次的冲突。 尤先科的“攻占莫斯科”言论,说到底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脱轨”,也是一场舆论秀的滑铁卢。 他想靠一句口号重返政治舞台,结果却被现实狠狠甩了一耳光,没有军事逻辑、没有政策支撑、没有民意基础,只靠情绪喊话,终究无法真正撬动国家命运的齿轮。 更重要的是,战争不是喊口号的选秀节目,动辄“攻占某地”的说法,不仅无益于国家安全,反而可能激化局势、误导视听。 对于乌克兰来说,现在更需要的是冷静、现实、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而不是靠一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政客来博眼球。 尤先科喊话“攻占莫斯科”,听着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一场纸上谈兵的空想,他的发言,既不能改变战场格局,也无法化解乌克兰的战略困局,反而暴露了部分乌克兰政坛人物在战争面前的轻浮与焦躁。 乌克兰真正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复仇情绪,而是沉稳的战略定力、实打实的国际支持,以及一个能凝聚人心的社会共识。 政治人物可以有情绪,但国家不能拿现实开玩笑。
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叫嚣“攻占莫斯科”,被指脱离现实沦为舆论闹剧 当一个卸
顾议史实
2025-09-23 11:35:08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