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8年,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武英殿大学士富察·马齐因为跟康熙帝顶了几句嘴,结果惹得康熙帝龙颜大怒,竟然冲下大殿,把马齐给殴打了一顿,康熙帝时年55岁,马齐57岁,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竟然在朝堂上大打出手。 1709年紫禁城里,五十五岁的康熙帝坐在龙椅上,望着阶下群臣。 五十七岁的武英殿大学士富察·马齐立在朝班最前,脊梁挺得笔直。 然而,谁也没想到,过一会儿这对共事二十余年的君臣,会大打出手! 这场风波的根,早在一年前埋下。 1708年,太子胤礽因“不法祖德”被废,朝野震动。 康熙帝不便明说,便暗示群臣“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实则想复立胤礽。 可满朝文武还没表态,马齐便联合佟国维等老臣,公然推举八阿哥胤禩。 这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 “马齐!”康熙帝龙颜不悦,“朕让你来,是要听你推举新太子,还是听你结党营私?” 马齐往前一步:“陛下,臣等所举,皆是大臣公议!” “公议?”康熙帝拍案而起,“你富察氏从关外起兵至今,可曾有一人战死沙场?” 这句话像把淬毒的刀,直插富察氏的软肋。 满洲人以军功立族,富察氏虽贵为上三旗,却因先祖多任文职,从未出过战死沙场的烈士。 马齐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可他偏不肯示弱:“陛下若不信,臣今日便与陛下!” 话未说完,康熙帝已从龙椅上冲了下来。 五十多岁的老皇帝揪住马齐的衣领:“老匹夫!你当朕是好糊弄的?” 马齐也不躲,任拳头砸在肩头。 他知道,这一架打出去,自己要么死,要么彻底失势。 可若忍了,富察氏的耻辱便要刻进骨头里。 满朝文武都吓傻了,连太监都忘了喊“护驾”。 这场闹剧最终以马齐被革职收场。 康熙帝虽未取他性命,却在朝堂上冷笑着说:“富察氏不是自诩清贵吗?往后若再敢干预储位,朕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忠勇’!” 更让马齐睡不着的,是康熙帝那句“问其族中,有一人身历戎行而阵亡者乎”。 他回到家中,翻出家谱,从曾祖父哈什屯到父亲米思翰,再到自己,三代人里确实没有战死沙场的记录。 老妻抹着眼泪说:“老爷,要不咱们让子侄们去军中历练?” 马齐却摇头:“没用的,富察氏的骨头,早软了。” 可他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家族的咒。 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富察氏的男儿们像是中了魔,一个接一个往战场上扎。 不是为了功名,只为洗掉那句“无战死”的耻辱。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马齐的侄孙傅清。 1750年,他任驻藏都统,遭遇藏王叛乱。 面对万余叛军,傅清设计斩杀藏王,却被困在拉萨城。 弹尽粮绝时,他拔剑自刎,血书“誓不辱国”四字。 乾隆帝追封他为襄烈伯,入祀昭忠祠,是富察氏第一个战死沙场的烈士。 第二个是明瑞。 1762年,他任伊犁将军,率军征缅。 缅军五万围困清军,明瑞让副将率部先撤,自己带两百亲卫断后。 箭如雨下时,他割下发辫交给家奴。 “带回京城,给我姑父看。” 说完,就自缢于树下。 乾隆帝哭着赋诗:“于尔无悔怨,于我增悲辛。” 第三个是傅恒。 这个富察皇后的亲弟弟,乾隆帝的“第一宠臣”,平准噶尔、征缅甸、定回部,战功赫赫。 可他终究没逃过“宿命”。 1770年,他在缅甸染瘴疠而亡,临终前说:“臣死不足惜,只恨未能扫平所有边患。” 第四个是福康安。 这个傅恒的养子,13岁当侍卫,21岁平金川,23岁任吉林将军,30岁平廓尔喀。 他一生征战三十一年,累封嘉勇郡王,最终病逝于湘西平叛前线。 临终前,他望着西北方向说:“西北还有边患,臣去去就回。” 富察氏用三代人的性命,终于洗掉了那句耻辱。 乾隆帝为傅恒、福康安父子建宗祠,将傅恒画像悬于紫光阁首位。 还为明瑞、傅清追封爵位,刻石立碑。 满族老人都说:“富察氏的血,是热的。” 可这热血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破碎? 而康熙四十八年那场对峙,最终成了富察氏的转折点。 马齐被革职后,闭门整理家谱,把“无战死”的耻辱写进族规。 “凡我富察子孙,当以战死沙场为荣,以苟活偷安为耻。” 三百年后,北京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在整理《清史稿》时,翻到富察氏列传,看到这样一行字。 “富察氏,满洲望族也,自康熙朝马齐公始,三代忠烈,血沃边疆,终成国之柱石。” “金殿拳碎耻,边疆血铸碑。”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些耻辱,要用鲜血来洗,有些荣光,要用性命来换。 主要信源:(富察·马齐 - 百度百科《清史稿》《清圣祖实录》)

富察家后来为国捐躯的太多了,还有明瑞不是自杀,而是身为主帅主动和两位参赞大臣率领卫队几百名八旗精锐,为万余人征缅大军主要是绿营兵殿后,击退几万缅军进攻后在下山路上伤重不治和两位参赞大臣一起战死沙场,为保护全军撤回云南殉国,虽然我很讨厌满清,但是对于富察明瑞和乌雅兆惠将军充满敬佩。
康麻子骂马齐富察氏没有人战死沙场,马齐骂康麻子祖宗是李成梁家的奴才。互殴一番,马齐休息一年,又复职了。这两个老头是发小,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换别人早就九族消消乐了[doge][doge][doge]
Jason
如果当时敢还手的话,估计富察氏就是历史名词了。🤔
双鱼 回复 11-09 23:02
[捂脸哭]那都是自媒体搁那瞎传的段子,有关康熙和马齐互殴的段子是从朝鲜传出来的,《清实录》和《清史稿》里都没有这个,这两部史书里相关这俩人闹矛盾的原本段落有记载☞“上闻言大不悦,拍案拂袖而去。”[抠鼻]想想也该知道,俩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了,咋可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不顾体统和脸面的在朝堂上互殴,这又不是女真人部落时期那时候了。
双鱼 回复 11-09 23:21
[捂脸哭]那是单方面殴打,老元都没敢还手。
伯爵
可以不洗脸了……。
刘建波
不论是何民族,卫国尽忠是为壮烈!
用户10xxx07 回复 11-09 11:43
富察氏是汉人血统
卫 星
康熙熟读史书,最恨结党营私,深知此中危害,明朝毁于党争,此鉴不远,而八阿哥结交朝中大臣为已用,犯忌而不自知。
阿宝raymond 回复 11-09 12:48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干掉朋党,人是群居生物,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性格,有时候不需要你主动结党,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会聚在一起
Long 回复 11-09 14:37
第一个把明朝灭亡甩锅给东林党的人其实是康熙皇帝,而且康熙本人还有很多吹捧明朝的言论,其言论和现在的明粉极其相似,堪称明粉始祖[滑稽笑]
扛刀找猫鼠
是互殴,他还手了
用户10xxx02
虽然兆惠满族人。但是你说左公比他强,还是有失偏颇,兆惠强在乾隆支持,国力强盛,但是民心不在;左工强在民心所向,国力差劲,但是他们百折不挠的精深[作揖][作揖][作揖]
火山
马齐好像以后又被复用了,富察氏也未因此事失宠,后代更是名人辈出。
习惯孤单 回复 11-09 08:22
皇帝亲自下手肯定就不是为了要他命的
专喷无脑 回复 11-09 05:44
大贵族,牵扯太多了。
扬帆岁月
福康安不是乾隆的私生子么!
10xxx88 回复 11-09 11:51
也没说不是啊,人家文章不是说傅恒的养子么😂
双鱼
《清实录》和《清史稿》里都没有这个记载,这是从朝鲜人那边传过来的,这两部史 里跟马齐与康熙闹矛盾的相关记载只有“上闻言大不悦,拍案拂袖而去。”这一段话。[狗头]想想也该知道,俩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老头了,当着文武百官在朝堂上打架??想什么呢???皇家的体面不要了??
1000001
拉萨有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傅清诛杀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位置[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狐狸
乾隆年间的三平准噶尔,兆惠是真真正正的把西域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灭准噶尔汗国,族灭额鲁特人,平定南疆无耻布拉尼敦及其弟霍集占的叛乱,左文襄公是平定新疆叛乱,都是千古留名,只不过兆惠做事狠辣为现在人所不知
娴情妙语
傅清是马齐的侄儿 不是侄孙
求道
为国而死,死得其所。
taoyang316
“张中堂所言,句句是实(是屎)” 八爷逼宫的时候,马中堂的回答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真是个聪明淫啊[点赞][吐舌头咯]
星辰大海
满清对外积极进取,真是好样的!
用户14xxx94
如果八爷接位,清朝也许更盛!
都市豹子 回复 11-09 14:18
不会。
司卿。 回复 11-09 18:43
没雍正续命,估计后面都没了
大漠飞刀
八爷党
用户10xxx38
伊犁将军去征缅甸?这纯粹就是南辕北辙
用户10xxx96
无法品论
何以笙
八阿哥若得立,清仁宗之号,便不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