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俄乌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何时才是终点?一场没有终局的消耗战

刘全福观天下 2025-09-23 12:12:48

你认为俄乌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何时才是终点?一场没有终局的消耗战 2025年9月23日,俄乌冲突已持续1296天。这场本被认为“数周内结束”的战争,如今演变为一场吞噬生命的泥潭。当无人机群突破波兰领空、北约战机紧急升空拦截时,欧洲大陆的神经再次紧绷——这场战争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战场僵局:消耗战下的“慢性死亡” 俄乌前线已陷入“绞肉机”模式。俄军每日对乌克兰全境发动空袭,无人机与巡航导弹如死神般收割着基础设施。乌克兰能源系统70%遭破坏,冬季将至时,基辅的供暖管道已成废墟。而俄军在哈尔科夫至扎波罗热的600公里战线上,正以“蚂蚁啃骨头”的方式推进,每日仅推进数百米,却让乌军防线承受着持续压力。 “这不是战争,是慢性死亡。”一位乌军第93机械化旅的士兵在战壕里写道。他的连队原本300人,如今仅剩87人能战斗。这种消耗战模式,让双方都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 地缘博弈:北约的“红线”与俄罗斯的“底线” 波兰领空事件暴露了北约的深层矛盾。2025年9月10日,11架俄制无人机突入波兰境内,引发F-16与F-35战机紧急拦截。尽管波兰宣称“击落目标”,却未展示残骸。这场“罗生门”背后,是东欧国家与德法西欧国家的激烈博弈——波兰等国试图以“边境摩擦”推动北约直接参战,而德法则坚持“不越雷池一步”。 俄罗斯的底线同样清晰。克里姆林宫多次强调“军事行动仅限乌克兰境内”,但2025年9月的空袭中,苏-57隐身战机首次参战,发射Kh-59MK2隐身巡航导弹打击基辅目标。这种“升级中的克制”,折射出俄罗斯在战略威慑与风险控制间的微妙平衡。 未来变量:时间、人口与技术的三重绞杀 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曾预言:“若不改革,战争将拖至2034年。”这一判断基于残酷的现实:乌克兰无人机产量提升300%,但核心零件依赖进口;俄军虽损失12万士兵,却能从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征兵。更致命的是,乌克兰男性适龄人口已濒临枯竭,征兵办开始锁定60岁以上老人与女性。 技术层面,俄军的光纤无人机抗干扰能力强,打击范围达50公里,精准摧毁乌军后勤线。而乌军的“星链”系统虽维持通信,却屡遭俄军电子战干扰。这场“AI与算法的战争”,正在重塑传统战场规则。 终局之问:和平的红线在哪里? 当战争进入第四年,一个残酷的真相浮现:没有一方能彻底击败对方。俄罗斯的经济韧性超出预期,能源收入为其提供了财政支撑;而乌克兰虽获西方援助,却陷入“援助依赖症”——一旦西方削减军援,乌军可能迅速崩溃。 2025年9月的波兰领空事件,或许只是这场战争的“前奏”。当无人机划破北约领空,当战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对峙,我们不得不问:欧洲是否正在滑向一场“新冷战”?而那些在战壕里颤抖的士兵、在废墟中寻找亲人的平民,又能否等到和平的黎明? 当基辅的钟声再次为和平而鸣时,或许我们才能看清: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被地缘政治碾碎的无数个家庭,在废墟中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

0 阅读:0
刘全福观天下

刘全福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