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怒喊:“你们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23 17:43:52

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怒喊:“你们谁也没有资格动它!”   1996年全国开展枪支收缴时,山东莱芜一位老人被举报私藏两支手枪,民警上门收缴,老人却急红了眼,直言没人有资格动他的枪,这位硬气的老人,就是抗战老兵滕西远。   这事儿听着蹊跷,按当年刚颁布的枪支管理法,私人持枪确实违法,但老人的底气到底从哪儿来?   那年头收缴枪支的风声很紧,新规刚下来,家家户户都在自查,有人看见滕西远家藏着枪,就赶紧给派出所报了信。   民警上门时挺客气,先给老人倒了杯热水,耐心解释新规,说私人持枪已经不合规定,要是拒不交出可能面临拘留罚款。   滕西远坐在炕沿上没动那杯水,脸色沉了下来,他没跟民警吵,转身进了里屋,抱出个旧木箱子。   箱子上了锁,打开后里面铺着红布,两把驳壳枪躺在里头,枪身磨得发亮,显然是经常擦拭,老人指着枪说,这不是普通的枪,是拿命换来的奖励。   民警这才知道,眼前的老人不简单,滕西远打小没了爹妈,13岁就跟着队伍打日军,战友们都叫他“滕黑子”。   抗日战争时,他跟敌人拼刺刀,被军刀刺穿身体还硬撑着砍倒敌人,廖容标同志为了表彰他,奖了第一把驳壳枪。   解放战争时,他查哨发现山沟里藏着敌人,就和战友用几颗手榴弹虚张声势,愣是唬住了两个加强营,粟裕同志亲自把第二把枪挂在了他肩上。   说着,老人又从箱子底下翻出张纸片,是1982年部队发的持枪证,上面盖着部队公章,写着让他妥善保管枪支、定期维护的须知。   这些年他从没敢马虎,枪一直锁在箱子里,连子孙都没让随便碰。   民警听完没再提收缴的事,回去赶紧核实情况,等查清滕西远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身上留着五处伤疤,还立过三次一等功,大伙都肃然起敬。   这两把枪对他来说,早不是武器了,是牺牲战友的念想,是战功的见证,更是部队给的荣誉。   最后民警没把枪收走,只是做了登记,还帮着给枪支做了安全处理,确保不会走火。   后来有人问滕西远,当年就不怕被处罚吗?老人说他懂国法,但这两把枪里藏着太多故事,要是交了,就对不起那些没回来的战友。   2024年,滕西远把其中一把枪捐给了军区,另一把依旧用红布包着藏在箱子里,其实这事儿说到底,不是老人固执,是旁人没懂那些老物件里的分量。   法律讲规矩,但规矩之外更有人情,这两把枪没被收缴,是对一位老兵赫赫战功的认可,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敬畏。   那些为国家拼过命的人,他们珍视的从来不是枪本身,而是枪背后沉甸甸的荣誉与记忆。   参考资料:济南日报《忠诚丨一把匕首两把枪见证戎马一生——“粟裕将军奖我一把枪”》

0 阅读:2
自然解说甲一

自然解说甲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