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的铜缆。印度商工部应两家本地企业申请,宣布对中国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是嫌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影响了他们自家生意。 咱们先把话说透,中国铜缆卖得实在,根本不是所谓的“倾销”,是真真切切的产业链硬实力。从铜矿冶炼到电缆加工,咱们这套流程跑了几十年,设备自主可控,技术不断升级,成本自然能压下来,质量还比不少国家的靠谱。印度查的可是数据电缆,这东西是他们搞5G建设、建数据中心的刚需,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零件。 反观申请调查的那两家印度企业,自己生产效率低得离谱,连核心零部件都得靠进口,造出来的电缆不仅贵,还老出故障。老百姓用脚投票选了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这账能算到咱们头上吗? 这早就不是印度第一次玩这套了。光伏产业里的EVA塑料片,2018年就开始查,2024年干脆续征5年反倾销税,常州有家企业一吨得交590美元, others更要交897美元。结果呢?印度本土还是造不出合格的替代品,不少光伏项目只能偷偷买中国货,成本反而涨了一大截。光伏背板的事儿更滑稽,查了一年加了税,最后本土企业还是顶不上来,白白耽误了自己的光伏发展进度。 印度的小算盘其实很清楚,自家产业扶不起来,就想靠反倾销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2014年就喊“印度制造”,目标是让制造业占GDP比重到25%,十年过去不仅没涨,反而从15.4%跌到14.3%。去年砸了26.8亿美元搞电子制造业激励计划,可技术工人不够、电力供应不稳、物流成本高这些硬伤一个没解决,供需缺口都快1500亿美元了,不买进口的难道让市场空着? 这些年印度对华搞了395起反倾销调查,占了他们总数的15.8%,比美国、欧盟都多。氯碱化工、氟硅材料、农药,哪个行业中国有优势就查哪个。可保护出来的产业永远长不出竞争力,之前对中国铜合金扁轧制品的调查,咱们企业积极应诉,最后印度财政部都没敢征税,怕加税后本土企业更没动力升级。 这次铜缆调查估计也是老样子,要么加税折腾一阵,要么不了了之。中国企业早有准备,要么调整价格,要么开拓其他市场,根本打不垮。反倒是印度,没了高性价比的中国铜缆,5G和数据中心建设肯定得延期,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说穿了,反倾销只是印度为产业落后找的借口。制造业靠的是技术和配套,不是关起门来搞保护。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是几十年攒出来的,不是靠低价堆的。印度要是不解决自己的真问题,就算挡了中国铜缆,还会有其他国家的产品进来,总不能一个个都查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9月18日,《印度教徒报》组织的一场新书研讨会上,印度前驻华大使顾凯杰说,如果我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