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邱震海语出惊人:“中国辛辛苦苦在14亿人中培养人才,老美是在77亿人中收割人才。中国是个挣钱的好地方,但是留不住人才,这与环境有关!”短短2句话,却点破了问题的根本,发人深省! 中国每年培养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这数量在全球都是头一份的,光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就占了全球47%,人才资源总量更是达到2.2亿人,研发人员数量也稳居世界第一。 而美国根本不用费劲从头培养,靠着一套成熟的办法把全球人才往自己那儿拉。早在上世纪二战后,就有20万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跑到美国,直接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在更厉害,全球57%的顶尖AI人才都选择在美国工作,硅谷科技行业里66%的从业者都是外国出生的,这些人撑起了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 美国的企业也跟着凑热闹,亚马逊一家公司在2025年前三个季度就拿到了超过14000个H-1B签证,专门用来招聘外国高技能人才,微软、Meta这些巨头也各有五千多个获批名额,每年光这类签证就发8.5万个,就是为了把全球的好人才都网罗过去。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才还能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美国44%的《财富》500强公司是移民及其子女创办的,价值超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里55%都有移民参与管理。 最让人揪心的是咱们培养的人才留不住。明明培养了全球近一半的AI人才,可最后留在国内工作的只有18%左右,真正顶尖的AI人才留存率才12%到15%,剩下的大多都去了美国。 就拿高等教育来说,清华每年退学率都冲到7.6%了,这里面不光有不适应的学生,还有些人发现专业不对口、发展出路不如预期,转专业成功率还不到15%,索性另寻出路。 更可惜的是那些顶尖学生,不少人毕业后去美国深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领域的博士生毕业后在美国就业率高达80%,出去了就很少回来。 这差距说到底就是环境的事儿。先看科研环境,中国虽然研发总投入快赶上美国了,2023年按购买力平价算已经是美国的96%,政府部门的研发支出更是美国的1.6倍,但钱花的地方不一样。美国的企业和高校研发投入更领先,而中国高校的研发开支才达到美国的74%。 更关键的是科研支持的稳定性,美国虽然最近砍了科研经费,但人家多年积累的体系还在,而中国科研人员常面临项目周期短、评价急功近利的问题,想静下心做长期研究不容易。 再看发展平台,美国有硅谷这样的地方,41%的居民都是外国人,各类科技公司扎堆,人才进去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项目。 而中国的顶尖人才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其他地方很难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 美国的高校也很会留人才,哈佛、斯坦福这些名校能给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经费和自由的研究空间,中国科学院虽然有3615名高水平科学家,数量比哈佛还多,但整体科研生态还有差距。 还有政策支持,美国早就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留学生很容易拿到永久移民资格,反观咱们过去在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就算给了高薪,不少人才还是觉得不方便。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顶尖科学家数量第一次超过美国,达到32511人,占全球近28%,美国反而降到了31781人,这说明咱们的培养能力越来越强。 但只要人才收割和留存的环境差距还在,美国就能继续坐享其成。中国现在挣钱机会多,可要是能把科研环境、发展平台、政策支持这些短板补上,让培养出的人才既有干事的舞台,又有安心的保障,才能真正把人才红利留住,这比单纯培养更多人才更重要。
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邱震海语出惊人:“中国辛辛苦苦在14亿人中培养人才,老美是
罗普娱记
2025-09-24 11:27: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