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另起炉灶了 根据查询,西贝又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由西贝和一家餐饮管

豌豆大说法 2025-09-24 11:43:52

西贝另起炉灶了 根据查询,西贝又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由西贝和一家餐饮管理公司共同持股。 最近这段时间,西贝又成了餐饮圈和消费者讨论的热点,不是因为菜价波动,也不是创始人贾国龙又发表了什么犀利言论,而是它悄悄搞了个新动作 —— 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要搞明白西贝为啥这会折腾新公司,就得先说说它最近遇到的麻烦 —— 预制菜风波。可能有人还记得,就在一个多月前,有消费者反映在西贝莜面村门店吃到的部分菜品,口感像预制菜,而且价格还不低。后来这事发酵得越来越厉害,不少媒体去门店探访,甚至有专业机构对部分菜品进行了检测,虽然西贝方面一开始回应称 “符合行业标准”,但随着更多消费者晒出体验,西贝的口碑还是受到了不小影响。 我从中国餐饮协会近期发布的行业报告里看到,近一个月西贝莜面村的门店客流量环比下降了 12%,部分一线城市的门店甚至出现了会员退卡的情况,这对依赖线下客流的餐饮品牌来说,算是实打实的打击。 正是因为预制菜风波的影响还没完全过去,西贝这时候成立新公司,目的就很值得琢磨了。虽然西贝和贾国龙都没公开说过新公司是干嘛的,但结合当下的情况猜一猜,不难看出这大概率是为了应对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家想想,西贝莜面村这个品牌做了这么多年,积累的客群主要是家庭消费者和注重性价比的食客,这次预制菜风波让不少老顾客对这个品牌产生了信任隔阂。 我身边就有朋友说,以前带孩子去西贝,觉得 “儿童餐现做”“食材新鲜” 是卖点,现在出了这事,再去就总有点不放心。 这种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对品牌来说是很棘手的,短期内想靠宣传扭转很难,那另起炉灶搞个新公司,用新的品牌形象去接触消费者,就成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而且从新公司的注册资本和注册节奏来看,西贝这次是有备而来的。50 万元的注册资本,对西贝这样的餐饮巨头来说不算多,但很符合行业里 “低成本试错” 的操作逻辑 ,先用小投入探探市场反应,要是效果好再加大投入,要是不行也不会伤筋动骨。 我查了企查查上的历史信息,西贝之前在拓展新业态时,比如几年前推 “超级肉夹馍” 品牌,一开始也是用小注册资本的新公司试水,后来才逐步扩大规模,这次显然是沿用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另外,新公司的注册地址选在了离西贝总部不远的城市,既能方便管理,又能享受当地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比如税收减免、场地租金优惠等,这从侧面也能看出,西贝不想在这个关键节点冒太大风险,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至于有人说 “西贝莜面村这个品牌有点难”,这话有点绝对,但也不是没道理。从行业规律来看,一个成熟品牌要是遭遇了信任危机,想要重建消费者信心,要么花大价钱做长期的品牌修复,要么就暂时 “雪藏”,先用新品牌过渡。 西贝现在显然更倾向于后者,毕竟离年底餐饮消费旺季没几个月了,要是等慢慢修复品牌,很可能会错过市场机会。 而且我从接近西贝的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最近西贝莜面村的部分门店已经开始调整菜单,减少了之前争议较大的菜品,增加了现制菜品的比例,这其实也是在为品牌转型做铺垫 —— 一方面通过新公司探索新方向,另一方面在老品牌上做优化,双管齐下应对危机。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问题,消费者不是那么好 “糊弄” 的。 就算新公司换了个名字,只要背后是西贝在操盘,大家还是会把新品牌和西贝莜面村的预制菜风波联系起来。 比如之前某餐饮品牌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后,也搞过新品牌,但消费者一查股权结构就知道是 “换汤不换药”,最终新品牌也没做起来。 西贝成立新公司,至于能不能成功,关键还是看后续的实际行动,新品牌能不能拿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老品牌能不能逐步修复信任。 对消费者来说,我们乐见餐饮品牌能正视问题、积极改进,毕竟有竞争、有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信息来源: 鲁中晨报 2025-09-23 西贝投资成立一新公司,命名“饭积极”;预制菜风波后西贝门店客流量大幅减少

0 阅读:59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