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搞懂,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之后,公开渠道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韩国、越南、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少数几个国家发出贺电,美国也只是驻日大使做了表态,其他国家都尚未发出贺电!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高市早苗就任日本首相,中方是否会发贺电?) 东京首相官邸上任三天,本该是贺电纷飞的时刻,全球主要国家的电话线和传真机却出奇地沉默。这哪是简单的礼节延迟,分明是世界给这位新首相开出的一份初步信任度报告,分数看起来可不太妙。 想想她的前任们,石破茂、岸田文雄上台时,大国贺电接踵而至,场面何其热闹。对比之下,高市早苗遭遇的这种集体静默,堪称她执政生涯收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响亮的一个巴掌。 当然,贺电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仔细看看那几份稀稀拉拉的电文,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小心翼翼的利益盘算。韩国总统府的贺词短得惊人,连“期待会晤”这种客套话都省了,更别提历史问题,只是干巴巴地“希望”两国关系发展。 这背后,是韩国在野党“无法祝贺一个否认历史的首相”的冲天怒火。 越南和柬埔寨的祝贺也很有意思,通篇只谈经济合作,对安全这种敏感话题那是只字不提。哈萨克斯坦那份,更像是个流程,借欧亚经济联盟的名义走个过场罢了。 这些所谓的“支持”其实是在说,要么是图日本的经济援助,要么是想在区域里找个平衡,根本谈不上政治上的认可。这些缺乏温度的电报,凑在一起反倒让东京显得更加孤单。 比冷淡的祝贺更有分量的,是那些大国的彻底沉默。这可不是约定好的,而是各自盘算后的战略选择。 美国人的态度最值得玩味。华盛顿官方,从白宫到国务院,只有驻日大使在某个酒会上口头客气了一句“期待深化合作”。 美国的算盘很清楚,它需要一个服务自己亚太战略、听话好用的盟友,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因为右翼思想四处惹事的“麻烦制造者”。在这之前,任何官方表态都嫌太早。 中国的回应更是直截了当,“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 红星新闻10月4日报道,高市早苗胜选总统之前,几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着的是甲级战犯,这是在挑战中日关系的底线。 她还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直接踩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中国的态度很明白:一个不反省侵略历史,还想干涉中国内政的日本首相,不配得到正式祝贺。 欧洲那边也一样静悄悄。欧洲大国普遍珍惜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对高市早苗可能带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这事,心里头警铃大作。加上她之前还嫌欧盟制裁俄罗斯不够狠,这种强硬姿态也让欧洲各国相当不爽。 说到底,国际社会的这种迟疑,根子在于对高市早苗国内地位不稳的担忧。一个在内部都充满争议的“弱势首相”,你怎么能指望别国对你投下长期的信任票? 高市早苗能上台,纯粹是自民党内部派系激烈斗争后的险胜,权力根基非常脆弱。组阁时,她大量任用安倍派系的人,直接把执政盟友公明党给气走了,联合政府的稳定性瞬间大降。就连自民党内部,反对她的声音也多的是,很多人都猜她可能连下一次大选都撑不到。 更要命的是日本的经济。通货膨胀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她竞选时喊的“稳定物价”的口号,听起来就像个笑话。这种政治经济的双重不稳定,让各国对她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谁也不愿意过早下注。 外交上的认可,是靠稳健的执政和可靠的政策挣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贺电等来的。当年小泉纯一郎因为参拜靖国神社,搞得日本外交一度陷入“大堵车”,那个教训可不远。高市早苗要是不肯反思自己挑衅性的历史观,不能稳住国内的局面,那眼下的“贺电赤字”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外交麻烦还在后头等着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