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止不住了!”9月17日安徽合肥,一6旬老人的儿子去世后,儿媳带着孙子改嫁,

轩叔观察 2025-09-24 16:24:30

“眼泪止不住了!”9月17日安徽合肥,一6旬老人的儿子去世后,儿媳带着孙子改嫁,老人没有怨言,每月靠着做零工和捡废品攒下的钱,资助孙子,儿媳不愿意收,但老人坚持让儿媳拿着,为避免闲言碎语,他只在门口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去,网友:这就是精神寄托![无辜笑] 在安徽合肥蜀山区某小区,每月15日左右总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准时出现在2栋3单元门口,他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百元现金或者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放在门卫处后简单交代几句就离开。 这位老人名叫李师傅,三年前失去了独子,儿子生前在合肥一家工厂上班,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儿子去世后,28岁的儿媳王女士独自抚养6岁的儿子,生活压力骤增。 王女士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月收入3000多元,除了房租、孩子上学和日常开销,每月都捉襟见肘,一年后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重新组建了家庭。 面对儿媳的再婚,李师傅选择了支持,他对儿媳说:“你还年轻,孩子也需要完整的家庭,我不会有意见。”儿媳搬到新家后,爷孙俩见面的机会变少了。 李师傅没有退休金,靠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和收废品维持生活,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但他坚持从中拿出300到500元给孙子,有时是现金,有时买些孩子爱吃的零食或学习用品。 王女士多次拒收这些钱物,她知道公公生活不易,一个人住在老旧的小区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李师傅每次都坚持放下东西就走,从不在儿媳新家门前多停留。 “我不想让邻居们议论,影响她的新生活。”李师傅对社区工作者说道,他每次送东西都选择避开孩子放学和周末时间,尽量不让孙子看到自己的窘迫样子。 最让王女士感动的是,李师傅从不过问她的新家庭情况,也不要求见孙子的次数,他只是定期送来生活费,偶尔在电话里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社区工作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曾建议李师傅申请低保补助,老人摆摆手说:“我还能干活,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孙子能过得好就行。” 现在爷孙俩保持着每周通一次电话的频率,李师傅会问孙子的学习情况和身体状况,孙子也会跟爷爷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这种不打扰、不强求的关爱方式,让三方都感到舒适。 这个故事在小区里传开后,很多人都被李师傅的做法感动,大家认为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面前,保持理解、包容和适度的距离感,或许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好方法。 如今李师傅依然坚持每月定时出现在那个小区门口,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对孙子的关爱,这种跨越血缘和空间的牵挂,诠释了亲情最朴实无华的模样。 网友们感慨万千: “这爷爷太伟大了,自己过得不容易还一心想着孙子,真是隔辈亲啊!希望儿媳和孙子能常回去看看他,老人最怕孤独。” “看得鼻子酸了,这才是真正的亲情,不道德绑架也不计较得失,老人怕给儿媳添麻烦,连门都不进,太心疼了。” “建议社区或街道关注一下这位老人,他年纪大了捡废品太辛苦,能不能给他办个低保或者提供点帮助?” “儿媳也挺好的,没有阻止老人见孙子,还教育孩子记住爷爷的恩情,双方都在为对方着想,这才是正能量。” “忽然想我爷爷了……老一辈的爱就是这样沉默又沉重,他们从来不会说,但一直在做。” “希望孙子长大后好好孝顺爷爷,老人家的付出不能白费,这种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您是这位儿媳,您会怎么做来更好地照顾老人的感受? 官方信源:威海广播电视台

0 阅读:1109

评论列表

阳阳AAA

阳阳AAA

5
2025-09-24 18:06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个新闻,一个女的老公意外去世,然后在网上一直流着鳄鱼的眼泪说好怀念老公,顺手摘掉了与老公未曾谋面的孩子……

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

4
2025-09-24 22:06

八月天高风怒号

幸运星

幸运星

2
2025-09-24 21:34

祝善良的大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