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持续减持美国国债,截至最新数据,持有规模已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举措反映了中国对美债安全性的审慎考量。当前美国国债余额已达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高达1.2万亿美元,超过多数国家全年GDP总和,而特朗普政府仍计划继续发债填补财政窟窿,导致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10%大幅提高至145%,显著削弱了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通过减持美债,使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形成有效反制。在此背景下,中国加速转向更稳健的资产配置,特别是增持黄金。自2023年11月起,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当前持有量达7402万盎司,占外汇储备比例为7.3%(全球平均水平为15%)。黄金作为硬通货,能够有效抵御美元贬值风险。 全球央行也在加速增持黄金,2022至2024年每年购入量均超过1000吨,2024年第二季度又购入166吨,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美元体系稳定性的普遍担忧。 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美债减持对日常生活影响有限。美元贬值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但人民币相对升值使出国旅游和购买进口商品更为划算。特朗普政府急于寻求与中国谈判,实则是出于财政压力——中国作为重要美债持有国的减持行为,已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若其他国家效仿,美国政府可能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这一系列举措并非出于对抗心理,而是基于资产安全性和长期投资价值的理性决策。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确保资产安全比追求高收益更为重要,这也正是中国选择增持黄金、减持美债的深层逻辑。
中国又抛美债了!这回的持有量再次创历史新低!特朗普气急败坏的喊话称,美国
【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