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09-27 01:35:03

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发现,袈裟内有隔层,剪开一看,竟装着一块旧被子。没想到这块旧被子几经转手,竟高达上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在北京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一件灰扑扑的旧袈裟被工作人员拎上台时,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 起拍价八万,没人举牌,连象征性加价的都没有。 只因这块“破布”边缘磨损严重,颜色发黄,看起来和寺庙里几十块钱的二手僧袍没区别。 然而,就在流拍锤即将落下的瞬间,坐在角落的秦先生突然心跳加速。 他赫然看到袈裟破损处若隐若现的金色反光,让他想起故宫展览里见过的缂丝工艺。 说起来,秦先生也不是富豪,只是文化机构的普通职员,口袋里只有四万积蓄。 在发现此事后,他连忙四处借钱,等凑齐钱后,果断拍下。 妻子看到这块“破布”时差点气哭,可当剪刀小心翼翼挑开夹层,原来的气愤和难过,瞬间被激动所代替。 一米多长的金色经被在灯光下展开,密密麻麻的梵文、佛像和宝塔纹样让全家屏住了呼吸。 后来才知道,这块布用的是藏羚羊尾绒毛混合真丝,光采集原料就要三年。 乾隆下葬时贴身覆盖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正是这般模样。 第一个来鉴定的专家言之凿凿说是“晦气裹尸布”,转头却开价十八万要收购。 秦先生抱着经被直奔故宫,研究员的鉴定结果让他腿软。 全衾织满梵文密咒,是现存少见的清宫皇帝专用经被。 孙殿英盗乾隆陵时嫌布料晦气随手丢弃,阴差阳错流落民间。 最绝的是被面上四种文字交织的密咒,堪称佛教艺术与缂丝工艺的结合。 2008年,这件经被拍出6550万的天价已经惊掉收藏圈下巴。 谁曾想2013年它再次现身拍卖行,价格直接飙到上亿。 但真正值钱的不是运气,是他发现珍宝时的执着。 拍卖行老板后来透露,那件袈裟在库房躺了半年,十几个行家看过都没动手,唯独秦先生注意到它异常厚重的秘密。 现在想想,要是当年孙殿英识货,或者某个专家心狠点忽悠他转手,这桩传奇根本不会发生。 信息来源:河南卫视 北方网——估价6千万元清朝皇室御用缂丝经被亮相(图)

0 阅读:2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