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冒烟了!”福建漳州,一女子点了份外卖,骑手送达后敲了门,但因雨太大,女子在屋内没听到,骑手着急送下一单,就把饭随手放在了门外,没多久女子就想起来自己还点了饭,她着急打开门去拿时,竟发现饭不见了,查看监控后才得知真相,网友:脸皮真够厚的! 监控画面记录下整个经过——穿雨衣的邻居路过时瞥见地上的外卖袋,左右张望后迅速弯腰拎走,小跑消失在楼梯口。女子打电话质问时对方死不承认,直到民警上门才改口说“以为没人要了”。这份价值四十多元的煲仔饭最终被追回,但油渍斑斑的包装盒里饭菜早已凉透。 外卖被顺手牵羊的糟心事几乎每天都在小区重演。漳州台商投资区有男子专偷外卖箱里的牛排饭,被抓时理直气壮说“肚子饿没钱吃饭”;三个中学生集体偷走整箱外卖,得手后蹦跳着逃离现场还推倒电动车。更离谱的是连空外卖盒都有人偷——福州某小区监控拍到有人专门翻捡外卖垃圾,把吃剩的餐盒重新封装后冒充完整外卖进行诈骗。 骑手们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丢一份外卖往往要赔上两三单白跑的收入,超时投诉更是雪上加霜。平台系统冷冰冰的扣款规则从不区分被盗还是失误,有骑手因连续被偷干脆自己吃掉送错的外卖,结果被监控拍下反而遭全网谴责。暴雨天送餐本就容易超时,放门口怕丢,等顾客又耽误后续订单,这种两难处境平台从未给出真正解决方案。 看似简单的外卖丢失,背后藏着平台责任转嫁的潜规则。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配送单位应当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并定期消毒,可现实中外卖箱连基本防盗功能都不具备。商家们尝试用食安封签应对,但薄薄一张贴纸根本防不住蓄意拆封。武汉曾投放300万张封签,结果调查显示七成消费者根本不会检查封签完整性。 更深层矛盾在于平台对配送效率的疯狂追逐。系统算法把送餐时间压缩到分钟级,骑手们被迫在安全和速度之间赌博。北京出台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明确要求配送员核对订单信息,可现实中连敲门等待30秒都成了奢侈。有骑手透露:超时一单扣50元,丢外卖最多赔30元,两害相权不少人选择冒险放门口。 社区安全防线同样漏洞百出。老旧小区监控死角多,物业对外卖存放区管理松散。智能快递柜本可成为替代方案,但外卖平台始终不愿承担增设保温柜的成本。漳州某社区试点过共享外卖架,结果因无人看管反而成了偷餐者的自助餐台。 道德批判解决不了系统性问题。骂邻居脸皮厚很容易,但更要追问为何平台把防盗责任全推给消费者?为什么明明有食安封签技术却不强制推广?与其苛责个体素质,不如推动平台建立防盗配送流程——比如设置小区配送中心、开发远程开锁的智能餐箱,甚至将外卖保险纳入订单费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缺德冒烟了!”福建漳州,一女子点了份外卖,骑手送达后敲了门,但因雨太大,女子在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09-27 19:43: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