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年,14岁石勒来洛阳贩羊,王衍担心他祸乱西晋,打算处死他。23年后,石勒全

史海奇报屋 2025-09-27 21:21:55

288年,14岁石勒来洛阳贩羊,王衍担心他祸乱西晋,打算处死他。23年后,石勒全歼10万晋军主力,俘虏太尉王衍。石勒一席话,王衍无地自容。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各方战斗非常激烈。有意思的是,交战双方都是熟人,或者曾有一面之缘。例如,灭亡西晋的刘渊、刘聪,在洛阳当人质,与晋怀帝司马炽关系很好,经常喝酒。 王衍、石勒虽说彼此不熟悉,却也有一面之缘。根据《晋书》记载,王衍与石勒可谓是命运捉弄人的奇迹,甚至有点穿越的感觉。 王衍,琅琊王氏首领,门阀士族的顶级代表之一,位居要职。石勒,一个部落小酋长的后代,沦落到贩卖牛羊为生,还被当成奴隶多次转手贩卖的境地。 288年,石勒14岁,像往常一样来到洛阳贩卖牛羊。作为匈奴仆从羯族,石勒第一次来到洛阳,被这座繁华的都市震撼到了,原来还真的存在天堂。 石勒长相怪异,与中原人有着明显区别,带着中亚基因,故而在洛阳很显眼。王衍在洛阳大街上行走,看到了“相貌不凡”的石勒,认为他日后将祸害朝廷,便打算将其捉回来处死。 洛阳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王衍准备下手时,石勒却不见了,也不知道他跑去哪里。王衍有这个担心,也许是一种“臆想”,总感觉不踏实,但石勒此时啥名气也没有,王衍也就此作罢。 石勒,果真能祸害朝廷吗?《晋书》的记载,也许是为了给帝王披上一层神圣的光环,真假难辨。但是,如果西晋一切正常,自己不内乱,石勒是一辈子都没机会,也没人会记得他。 304年,荡阴之战,东海王司马越被成都王司马颖击败。为了扭转颓势,司马越让司马腾、王浚率幽州骑兵、鲜卑骑兵、乌桓骑兵南下,借兵参战。 鲜卑骑兵、乌桓骑兵投入战斗,司马颖招架不住,便让刘渊回到左国城,召集匈奴人马前来战斗。刘渊回到左国城,聚集5万人马,但司马颖很快就失败,刘渊便自称汉王,建立“汉国”。 石勒是什么情况呢?多次被贩卖之后,干脆拉起一支队伍创业,结果被“屠伯”,人称西晋白起的苟晞打得落花流水,只好投奔刘渊,成为匈奴“汉国”的大将。 八王之乱,司马家诸侯王借助游牧骑兵参战,结果一发不可收拾。311年,司马越与晋怀帝司马炽矛盾白热化,司马越便率10万大军离开洛阳,以讨伐石勒为理由,想办法回到东海国,洛阳交给世子司马毗、夫人裴氏负责。 司马越这次出征,几乎把问百官都带去,包括太尉王衍。司马越刚离开洛阳,晋怀帝立刻下令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越,让苟晞赶紧消灭他,司马越忧惧而死。 司马越死后,王衍、司马范接管军队,但两人都没啥能力。王衍、司马范护送司马越的棺材回东海国安葬,石勒乘势发起追击,在宁平城全歼这10万大军,俘虏了王衍,以及司马范等6位司马家宗室。 10万大军被全歼,王衍成为了俘虏。看到这位晋朝太尉,石勒很开心,高门士族如今此种模样,狼狈不堪,早就没了昔日的尊贵,而是待宰羔羊。 石勒俘虏王衍,便问他晋朝为何到了这种地步?王衍很无耻,说这都是司马家诸侯王内斗惹的祸,与自己无关,他们只是一般官员而已,又不能参与决策。 王衍为了自己开脱罪责,还建议石勒称帝。王衍告诉石勒:如今天下英雄,就只有将军一人,而晋朝气数已尽,将军理应称帝。 王衍是什么情况,石勒非常清楚。石勒痛斥王衍不知羞耻,作为朝廷高官,国家有为难不思匡扶社稷,还一味“清谈”,遇到事情则极力逃避责任,这岂能是大臣应该有的样子。 石勒所言不虚,王衍只想明哲保身,看到太子司马遹失势,王衍了家族以及自己的仕途考虑,居然让女儿王惠风跟太子离婚。司马越祸害一方,专权跋扈,王衍趋炎附势,朝政乌烟瘴气。 太尉,名义上最高军事长官,王衍已经身居要职,却公然劝说石勒称帝,未免太不知羞耻。王衍本想讨好石勒,故而劝说他称帝,但石勒很讨厌王衍这句话,便将其处死。 石勒还算给王衍“面子”,毕竟王衍身份尊贵,不希望看到血。石勒把王衍、司马范放在一个房间里,乘着他们睡着时下令士兵推倒土墙,将其就地掩埋,看不到血。 进入小房间,王衍知道性命不保,便哭着对司马范说:作为士族,如果我们不清谈,不崇尚虚华,而是办实事,尽力匡扶社稷,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地步。 石勒、王衍都看到了西晋问题所在,崇尚虚化的社会风气,士族沉迷清谈,谁来拯救国家呢?要知道,西晋建立之初问题就很多,而官员却不务实,平日高谈阔论,遇事则手无足措,晋朝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