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这回算是体会到什么叫 “自作自受” 了。菲律宾在仁爱礁赖了二十多年的那艘 “马德雷山号” 烂军舰,本想借着这次 “顺利补给” 耍耍威风,结果刚踩着中方给的台阶往上爬,就发现自己早被架在半空下不来了。 南海这片水域,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成了多国扯皮的焦点。 菲律宾那边一口咬定仁爱礁是他们的地盘,1999年他们就把一艘二战老古董——BRP Sierra Madre坦克登陆舰,故意搁浅在那儿,当成据点。 这艘船本来是美国海军的,1976年转给菲律宾海军,用来拉货运兵。搁浅的地方在南沙群岛,离巴拉望岛西边约200海里,海底全是珊瑚礁和沙洲,围成一个潟湖。 菲律宾这么干,是为了跟周边国家争地盘,比如越南和中国在附近岛礁上建东西。士兵们轮班守着,补给全靠船从巴拉望岛过来,绕着暗礁走。 中国从2012年开始加强巡逻,认为菲律宾这事儿不符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菲律宾几届政府都说过要拖走船,比如埃斯特拉达和阿基诺三世都公开表态,但从来没动静。小马科斯上台后,强调要护着所谓权益,补给次数多了,还带记者去拍。美国的盟友身份,让他们有情报和联合巡航支持,地区形势更紧张了。 菲律宾海军在2025年9月5日搞了一次补给行动,本想显摆实力。船队从巴拉望岛码头出发,带上食物、燃料和换班士兵。 领头的船是BRP Melchora Aquino,后面跟着BRP Francisco Dagohoy。靠近半月礁时,中国海警船出现,灰色船身在海上晃悠。 菲律宾船试着往前冲,但被拦截,在距仁爱礁110公里处转圈。中方基于人道,放行部分生活物资,但严禁带建筑材料。补给船靠近搁浅舰,士兵爬上去递东西。舰体右舷裂口超4米,舱底堆沙袋,甲板塌陷,用木板撑着。 驻守士兵长期缺水,体力弱。柴油用光,发电机停了,卫星电话电量剩12%。周边水域有油污,鱼少,士兵捕鱼闻柴油味,有人喝雨水闹肚子。菲律宾想借这事儿宣扬成功,但船的破败和补给限制暴露问题,像悬在半空。 更早的2024年6月17日,中国船挡补给路,菲律宾士兵在登船时被干扰,一人手指断了。视频显示菲律宾小艇带建筑用品,中国海岸警卫队推挤,撞上。 2024年7月达成临时协议,菲律宾得提前通报,接受检查,只准带食物水。中国强调不承认占据,坚持移除船。 2025年8月,中国加派武装小艇,海警船数量多。菲律宾船多次被拦,在入口处停下。生态报告说,仁爱礁珊瑚覆盖降38.2%,周边400米内减87.3%,水里有重金属和石油超标,士兵烧塑料垃圾放毒素。 菲律宾海军评估,船若不加固,2026年台风季可能裂开。士兵生活苦,补给断时吃生米喝雨水,拉肚子多。小马科斯政府和美国签基地协议,移交武器,但后勤和环境压力大,国际上质疑策略。 补给后,中国加强布防,五艘大海警船在外圈,十一艘快艇近距离转,潟湖口设粗缆网和浮动障碍。菲律宾船试接近,海警艇鸣笛挡住,钩绳甩出止步。 2025年9月,中国监视另一补给,菲律宾船摇晃,士兵稳货物。马科斯政府求外交,但协议限检查,环境报告引国际压力,士兵烧废物烟雾散。旧舰从象征变负担,马科斯政府资源和信誉损,陷难脱局面。 仁爱礁事件是菲律宾南海战略缩影,也国际关系法律军事生态交织案。它提醒各国,追战略须顾保障环境信誉,否则军事存在成负担。 这破舰,正是马科斯政府南海博弈自设陷阱、教训深象征。菲律宾想借补给威风,但中方台阶后,发现下不来。 船体衰败,士兵苦,生态毁,外交困,全是自找。2025年9月补给看似顺,但检查限制下,暴露弱点。中国管控严,菲律宾行动难。马科斯加强美合作,签协议移武器,但问题堆。国际看,信誉损。最终,这事儿教人,战略别逞强,得讲理可持续。 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面临多重困境。补给行动虽偶成,但依赖中方人道,限制严。船从象征变累赘,资源耗大。国际上,环保质疑升。未来须转合法途,非依赖外部。事件教训深,战略需全面。
菲海警发言人:中国大使那句“菲律宾喜欢殖民者”,让他印象深刻!9月25日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