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

谈古论今朝 2025-09-28 23:44:13

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是打叛徒,还是打日军首领?最后,他却悲壮的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你可能没听过,王凤麟这名字在当年的胶东抗日根据地,那是能让鬼子犯怵的存在——他早年去过苏联学习军事,回来后在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当副团长,手里那把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据说能在500米外精准打穿日军钢盔的缝隙,有档案记载他曾在一次伏击战里,连续击毙3个日军军官,直接打乱了鬼子的进攻节奏。 那会儿正是日军对胶东搞“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时候,冈村宁次调了两万多兵力,又是烧又是抢,就想把抗日根据地连根拔了,环境差到战士们经常几天吃不上热饭,叛徒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投了敌,把王凤麟的隐蔽位置卖得一干二净。 被围的那座山叫马鞍山,王凤麟本来是带着小股部队掩护老百姓转移的,没成想被叛徒引着鬼子堵了个正着。从天亮打到天黑,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最后就剩他躲在一块大岩石后面,枪里只剩最后一颗子弹。 山下的鬼子喊得特别难听,一会儿说“投降给大官做”,一会儿又骂“再不出来就烧山”,他探头看了一眼,叛徒就跟在日军小队长身边,正指手画脚地喊着什么。按说这时候崩了叛徒,或者打那个日军小队长,都能解气,可他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后来老百姓上山收尸的时候,发现他身子还靠着岩石,右手紧紧攥着空枪,左手揣在怀里,里面是一张被血浸了一半的根据地地图——他到最后都没让鬼子得着一点有用的东西。说真的,这种硬气不是装出来的,是打心底里觉得,八路军的尊严比命还重要,宁肯自己死,也不能让鬼子活捉了去丢人。 现在咱们偶尔看到抗战剧里的神枪手,总觉得有些夸张,可王凤麟的故事是有实实在在史料撑着的,当地纪念馆里还摆着他当年用过的枪套,上面的磨损痕迹都能看出当年打了多少硬仗。那些说“换我我就打叛徒”的人,可能没琢磨过,他那时候想的不是自己解气,是不能让最后一颗子弹浪费在叛徒身上,更不能让鬼子有机会炫耀“活捉了八路军神枪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