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那会儿不是没搞轻工业,是压根没当回事儿。 坦克能打,奶粉就得排队买;军工厂夜班轰隆,缝纫机却锈在仓库里。 这毛病,三十年前就长在骨头里。 战争一来,西方品牌撤了,货架空了。 俄国人急了,砸钱建厂,冰箱微波炉冒出来一堆。 可你猜怎么着? 核心零件八成从中国拉,一台冰箱成本比中国贵四成。 设备老得掉牙,缝纫线都买不到,维修等三个月——不是没产能,是没命脉。 边境口岸天天抓假货。 黑河那边,贴个“俄罗斯奶粉”标签的,其实是山东产的。 老百姓信了,回头骂俄货不行。 可真俄货? 贵得离谱,还缺货。 你骂它,它也骂你,两边都憋屈。 莫斯科现在急了,砸一万三千亿卢布搞进口替代。 可替代啥? 靠中国输血,靠中亚兜底。 三年五年,能自己拧螺丝吗? 难。 西方不松手,设备卡脖子,成本就下不来。 这局,不是打输的,是早年没下注,现在只能硬扛。 中俄联手查假货,不是为面子,是怕真货被假的拖死。 标签能溯源,通关能互认——这步,比建一百个厂都关键。 不是战争毁了俄轻工,是它把一个瘸了七十年的腿,硬拖到聚光灯下,让人看清:原来,连一双袜子,都得看别人脸色。
苏联那会儿不是没搞轻工业,是压根没当回事儿。 坦克能打,奶粉就得排队买;军工厂夜
发发呆爱好者
2025-09-29 08:56: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