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在海南三亚正式宣布启动,由中国科学

掘密探索 2025-09-29 11:51:42

9月28日,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在海南三亚正式宣布启动,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联合新西兰、丹麦等10多国共同开展,将依托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对全球6000米以下海底深渊进行系统性研究。 当时中国搞了个“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计划”,目标很明确:要突破深海探测的技术难关,2016年,中国科学家驾驭“蛟龙”号——“奋斗者”号的前身,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   此壮举震惊全球,让世界看到中国在深海探索领域亦能游刃有余,彰显非凡实力!   2022年,中科院深海所又搞了个中外联合深渊科考,10个国家的145名科学家跟着凑热闹,在“十四五”期间就潜了214次,把全球9条60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跑了个遍。   到今年6月,这计划直接升级成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官方项目,中国从“追着别人学”变成了“带着大家干”,这逆袭速度,简直像坐火箭!   这次探索的“C位”,必须是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这货能潜到10909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功能全得很:导航准、看得清、能抓样本,科考需要的活儿它都能干,之前它已经多次下潜到万米深,经验值拉满。   比如今年3月,中国和新西兰一起搞普伊斯哥海沟科考,海况差得要命,“奋斗者”愣是完成了32次下潜,还首次载着人潜到了海沟最深处,75小时里下了5次潜,创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这次联合科考,主要干三件事:一是看深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搞清楚深海板块怎么动、矿产资源藏哪儿;二是查深渊的生态系统,看看极端环境下生物怎么活、有没有新物种;三是监测深渊环境,分析人类活动对深海的影响,好保护海洋生态。   比如科学家曾在深渊里发现过全新的深海生物,这些生物可能带着抗癌、抗菌的特殊基因,以后说不定能用来研发新药;研究深渊地质活动,还能帮我们更懂地震、海啸是怎么来的,提前预警灾害。 这次探索可不是中国自己玩,而是要拉着全世界一起干,以后科学家们会定期开会、培训,还要建个全球深渊研究中心,每年都搞联合科考,数据和成果都公开共享。   这意味着,各国科学家不仅能坐“奋斗者”号下潜,还能用别人的数据做研究,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中国牵头搞这场全球深渊探索,既是科技实力的证明,也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以前深海领域事权都在欧美手里,中国用十年时间从“跟跑”变成“领跑”,靠的不是吹牛,而是真刀真枪的技术突破和愿意合作的诚意。   这次计划里,中国不仅拿出“奋斗者”号这样的“硬家伙”,还主动分享数据和成果,这种开放的态度,正是全球科技治理需要的“中国方案”。   当然,探索深渊不只是为了搞科学发现,深渊里藏着可燃冰、多金属结核这些宝贝,关乎人类未来的能源安全;深渊环境对全球气候、地质活动的影响,更关乎地球的未来。   中国带队搞探索,既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蓝色星球。   深海下面,藏着太多没解开的谜;合作里头,藏着无限的可能,当“奋斗者”号带着各国科学家的梦想,一次次潜入地球最深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负责,这场探索,才刚刚开始呢!

0 阅读:1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