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一男子年幼父母离世,70万赔偿金由堂哥代管,多年后毕业讨要,法院判返还46万,却迟迟执行难落地,堂哥却为儿子花十余万彩礼并购新车,引发关注。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都市报道9月28日报道了一个小伙追讨赔偿款反被大伯母骂白眼狼,当时他父母车祸去世堂哥代管财产,现在却一分不还! 2013年的春节,本该是团圆的时刻,小户的人生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推入深渊。 父母和大姐一同离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那一年他才读六年级,连“孤儿”两个字都来不及理解,就已经被命运硬生生地按在了肩头。 人走茶凉,剩下的只是一笔赔偿金和一段艰难的未来,对方支付了26万,母亲的保险公司又赔了32万,加上政府的孤儿补贴和门面房的租金,总共七十来万。 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都是一大笔钱,更何况这笔钱承载着小户之后的人生底气。 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他以后该怎么活时,堂哥站了出来,亲戚们在场,他当着大家的面拍胸脯保证:钱我帮着保管,等孩子成年了,再一分不少地还给他。 小户当时还只是个孩子,听到这话,心里既踏实又感激,失去父母的痛苦没法挽回,但至少还有亲人愿意伸手拉一把。 于是,他带着忐忑的心情搬进了堂哥家,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寄居生活。 这些年里小户很乖,不吵不闹,只埋头念书,他心里明白,父母留给自己的财产是未来的依靠,而眼下能做的就是把书读好,等到成年工作,再把钱要回来,堂哥养育的恩情他记得,抚养费该算多少就算多少,绝不会赖。 所有的信任和感激,都让他心安理得地住在那个并不算宽敞的屋檐下。 可惜,生活的真相往往要等到某个关键时刻才会显露,2022年小户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终于觉得是时候开口了。 他找堂哥商量,说:这钱本就是父母留给我的,我愿意扣除这些年的生活费,剩下的就请交给我。 没想到,这一句话就像捅了马蜂窝,堂哥当场变了脸,冷冷甩下一句:钱早花完了,你上学、吃饭、穿衣,哪一样不花钱?你还好意思要? 小户愣在原地,心里涌起的不是愤怒,而是无法言说的委屈,他不曾想过要全要回来,只是想合理地分清楚而已。 可堂哥却连一分都不愿意给,还反过来指责他是“白眼狼”,大伯母更是火上浇油,说什么“养你十一年还不够?吃饭端过碗吗?扫过地吗?你还有脸提钱!”一句比一句刻薄,仿佛小户的存在成了他们家最大的负担。 可数字不会骗人,小户掏出手机,把自己大学几年的开销流水翻出来,合起来也才一万多元。 他人在郑州,钱都是转账来的,根本没有现金,账面清清楚楚,可堂哥却不愿承认。 七十万啊,十一年,就算每天大鱼大肉也不至于一分钱不剩,眼看亲情彻底破裂,小户忍痛把堂哥告上法庭。 法院查明情况后,判决堂哥返还462694元,其余的二十多万,就算是这十一年的抚养费用。 判决下来,小户心里五味杂陈,他从没打算揪住每一分钱不放,只希望父母留下的生命遗产能给自己一点安稳。 可堂哥却并不打算服从判决,干脆把人一藏,电话不接,消息不回。 更让人气愤的是,堂哥明明口口声声说没钱,却能掏出十几万给儿子办订婚宴,还买了新车。 钱花得大方,轮到还债却装穷,法院工作人员查过他的名下,确实没有财产,房子拍卖了一次还流拍。 至于人,根本找不着。执行法官也无奈,只能说等找到人再采取强制措施。 小户心里不是没想过退一步,他甚至对朋友说过:哪怕堂哥少给点,我也不介意,他毕竟养了我十一年。 可现实就是,别说少给,多给都没戏,堂哥压根就不打算给。 钱成了导火索,亲情反倒成了最锋利的武器,被他们用来反咬一口:“你不懂感恩。”这四个字像钉子一样钉在小户心口,让他窒息。 其实,这事早已不是单纯的家庭矛盾,《民法典》写得明明白白,监护人和保管人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随意处分,必须以维护孩子的利益为唯一目的。 堂哥拿着承诺过的钱,却转手挥霍在自己家人身上,这就是违法,更别提法院已经判决,如果继续逃避执行,严重时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追究刑责的。 小户没说过自己要做个铁面无情的人,他也想过感恩,也承认堂哥的辛苦。 但父母留给他的那点钱,是多少次夜里让他不至于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精神支柱,他不想失去那点底气,更不愿眼睁睁看着它被当成别人的彩礼和车款。 这场官司还没画上句号,可小户已在心里明白了一件事:他要守住的不只是父母留下的钱,更是那份属于自己的尊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吗?大家觉得堂哥应该偿还这笔钱吗?
河南许昌一男子年幼父母离世,70万赔偿金由堂哥代管,多年后毕业讨要,法院判返还4
叁号知识局
2025-09-29 16:09: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