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这是我见过最牛调侃美国人的话:美国人不懂电磁弹射技术可以这来问我嘛!说这

韫晓生 2025-09-29 17:48:44

[太阳]这是我见过最牛调侃美国人的话:美国人不懂电磁弹射技术可以这来问我嘛!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马伟明院士——那位被称作当代中国电磁脉冲之父的旷世奇才,可不是随口吹牛,人家有实打实的本事撑着。   (信息来源:环球人物网——马伟明:电磁弹射,“走起”)   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在这一尖端领域实现超越后,科研人骨子里的自信。   这份自信不是凭空来的,是中美在电磁弹射技术上的代际差距给的,是中国科研团队几十年啃硬骨头啃出来的。 要搞懂这份底气,得先看中美走的两条不同技术路。   电磁弹射的核心是给航母供能的电力系统,美国福特级航母用的是中压交流系统。   他们这套系统是把老体系和新技术凑在一起,环节又多又复杂。   一个地方出问题,整个弹射系统都得停。   这样一来,他们的系统效率低不说,故障还特别多。   福特号 2013 年就下水了,2017 年正式服役,到现在都没搞定 F-35C 隐身战机的弹射适配。   二号舰 “肯尼迪号” 2019 年下水后麻烦不断,服役时间一推再推,要到 2027 年才能用上。 再看中国,马伟明团队没走美国的老路,直接跳过过渡阶段,搞出了中压直流系统。   这套系统结构简单,不用复杂的交直流转换,能量利用效率一下子提到了 60%。   要知道传统蒸汽弹射效率才 4% 到 6%,对比之下足以彰显这套系统的巨大优势。   最让人振奋的是福建舰2025 年 3 月第七次海试时,就完成了三种机型的弹射测试。   美国花十年没办成的事,中国一年就落地了。   从第一次出海到实现多机型弹射,才用了 10 个月,还搞定了全球首款隐身战机的弹射。   马伟明院士说的那句话一点不夸张,单论这项技术,中国至少比美国超前 10 年。   中国电磁弹射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突然爆发的 “奇迹”,是马伟明团队打破常规、一步步拼出来的。   2000 年初,中国刚琢磨航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该跟着美国学蒸汽弹射,毕竟那是当时公认的 “成熟技术”。   可马伟明院士不这么想,他看透了蒸汽弹射的缺点,他认定电磁弹射才是未来的方向。   当时不少人质疑:“连蒸汽弹射都没搞明白,还想一步登天搞电磁弹射?”   但马伟明团队没被质疑吓住,埋头攻关,2008 年就造出了电磁弹射小型样机,解决了电机、储能等核心难题,让中国成了全球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这一步 “弯道超车”,直接省下了美国花几十年、砸几十亿美元走的蒸汽弹射弯路。   之后团队继续突破,不仅搞定了全球首个中压直流系统,给电磁弹射提供稳定动力,还为未来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上舰打下基础。 马伟明院士的话和中国电磁弹射的成功,影响早就超出了技术本身。   军事上,电磁弹射彻底改了航母的作战规则。   中国航母第一次有了和美国福特级对等的 “体系作战能力”。   而且不用蒸汽弹射的复杂管路,操作人数少了近一半,维护也简单了,航母能更长时间保持部署状态。   再加上中国电磁弹射从核心材料到控制系统,全是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美国也意识到中压交流系统的问题,开始转向中压直流路线。   但中国已经领先了,并且打破了西方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垄断。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能力,让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有了更强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能力,直接冲击了美国的 “航母霸权”。   更重要的是,马伟明团队 “敢为天下先” 的精神,也激励着更多领域突破技术难关。   马伟明院士的 “硬核发言”,是中国科研人几十年坚守的必然结果。   这不仅是电磁弹射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高端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好证明 。

0 阅读:37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