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要回归真相,没有人能把真相长期掩盖下去。俄罗斯统治哈萨克斯坦几百年,可哈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9 19:57:43

历史总是要回归真相,没有人能把真相长期掩盖下去。俄罗斯统治哈萨克斯坦几百年,可哈萨克斯坦一独立,也在找寻自己的历史,而不是俄罗斯所宣传的那样。 最近,哈萨克斯坦宣布,术赤汗是哈萨克斯坦国家的缔造者。在前苏联所宣传的那套整齐划一的历史叙事里,金帐汗国是“蒙古统治俄罗斯”的野蛮人,而基辅大公才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统治从18世纪中叶开始,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段历史塑造了当地人对过去的认知框架。沙皇时代,俄罗斯通过军事征服和行政整合,将哈萨克斯坦纳入帝国版图,推行俄化政策,包括教育和文化领域。这种统治强调俄罗斯作为文明中心的角色,将草原游牧社会视为落后附庸。苏联时期,这种叙事进一步强化,通过统一的历史教材,将中亚地区的历史简化为俄罗斯扩张的附属章节。 哈萨克斯坦的部落传统被边缘化,蒙古时代的影响被淡化成外部入侵。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开始系统审视这段遗产,拒绝被动接受外来定义,转而挖掘本土根源。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民族主义,而是对身份认同的理性重建,帮助国家在后苏联空间中定位自身。俄罗斯的沉默,或许源于无法反驳的事实:历史不是单向的征服叙事,而是多层交织的遗产。 苏联历史叙事对金帐汗国的描绘,长期将它定位为“鞑靼之轭”,即蒙古人对俄罗斯的暴政象征。这种观点源于19世纪俄罗斯史学传统,在苏联时代被制度化,通过教科书和宣传机器传播。金帐汗国被描述为野蛮征服者的工具,征收重税、摧毁城市,造成俄罗斯社会的长期创伤。相反,基辅罗斯的诸侯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塑造成抵抗外敌的民族英雄,他的楚德湖战役虽针对条顿骑士,却被延伸为反蒙古的象征。 这种二元对立忽略了金帐汗国的实际治理模式:它采用间接统治,允许罗斯诸侯自治,通过贡赋维持秩序。这种叙事服务于苏联的多民族统一框架,但也强化了俄罗斯中心主义,将中亚和蒙古元素妖魔化。在哈萨克斯坦,这种教育导致本地人对金帐汗国的认知模糊,术赤汗仅被提及为成吉思汗的子嗣,而非本土遗产的奠基人。这种扭曲持续影响了几代人,直到独立后才开始松动。 术赤汗作为成吉思汗的长子,其兀鲁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帝国向汗国分化的关键一步。1224年,成吉思汗分封西方草原给术赤,包括今哈萨克斯坦大部分领土,从额尔齐斯河到伏尔加河流域。这片土地本是钦察部落的游牧区,术赤的军队通过征服整合了当地势力。1225年术赤去世后,其子拔都继承,继续西征,1236年至1240年横扫钦察草原和罗斯诸公国。 1242年,拔都在萨莱建都,正式确立金帐汗国,也称钦察汗国。这个汗国以蒙古贵族为核心,融合钦察突厥人、保加尔人和罗斯人,经济依赖草原贸易和贡赋,行政上分封营帐,形成松散联邦。金帐汗国持续约260年,到1502年瓦解,其东部分支如白帐汗国,直接孕育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人视术赤系为祖先血脉,因为1456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脱离乌兹别克汗国,建立哈萨克汗国时,自称术赤后裔。这种传承不是神话,而是通过氏族谱系和政治合法性维系的现实联系,帮助哈萨克斯坦在现代语境中追溯国家起源。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历史重塑成为国家认同的核心议程。1991年解体后,政府启动文化复兴计划,强调游牧遗产,逐步淡化苏联留下的俄罗斯中心叙事。2010年代,学者开始重新解读中世纪史料,如拉施德丁的《史集》,突出金帐汗国在欧亚贸易中的桥梁作用。 2024年,总统托卡耶夫公开将哈萨克斯坦定位为金帐汗国的继承者,比较其影响力与罗马帝国,强调六个世纪的区域模式。这种表态推动了学术和公共讨论,博物馆展出金帐时期的钱币和甲胄,教科书修订将术赤兀鲁思纳入本土历史框架。哈萨克汗国作为金帐的直系后裔,其统治者通过黄金家族血统维持权威,直至19世纪被俄罗斯吞并。这种重塑不是倒退,而是前瞻:它强化了哈萨克斯坦在中亚的独特地位,避免被视为俄罗斯的卫星。国际学者也认可,这种叙事有助于平衡后殖民遗产,促进民族自信。

0 阅读:10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