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渡江战役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胡琏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扩军至15万。 千万别觉得这15万只是凑数的散兵,胡琏扩军时根本不是简单“招人”,而是照着“土木系”旧编制整训,每个连都留着双堆集突围出来的老兵当骨干,新兵哪怕没摸熟枪,也先练了队列和基本战术,再晚半个月,这支部队就能形成初步战斗力。 当时国民党已经在偷偷往台湾运武器、运黄金,要是渡江再拖,南京会优先给胡琏补弹药——史料里记载,1949年3月国民党昆明兵工厂还有一批步枪、迫击炮没运走,原本就计划调给胡琏,真等这些武器到了手,他这15万兵就不是“徒手兵”,而是能守能打的队伍了。 更关键的是长江防线,当时汤恩伯手里还有几十万兵守着长江下游,要是胡琏的15万在江西成型,他就能从长江中游策应汤恩伯,我军渡江时就得同时应对上下游两股兵力,要么分兵牵制胡琏,要么冒着被他抄后路的风险,不管选哪样,伤亡都会比实际多得多。 而且胡琏守过双堆集,懂防守战术,他扩军的核心区域在江西临川、赣州,这些地方全是丘陵,要是他提前在这儿修了工事,二野进军江南时就会被缠住,没法及时配合三野解放南京、上海,国民党就能趁机多运走一批物资,甚至多撤走几支精锐,给后续解放台湾增加难度。 还有百姓的苦,胡琏扩军已经搞“一甲一兵”,抓壮丁时连16岁的少年都不放过,征粮更是直接上门抢,要是渡江再晚,他为了养这15万兵,只会更疯狂地压榨江南百姓,到时候百姓既要受国民党的苦,还得等更久才能盼来解放。 好在渡江战役4月21日准时打响,胡琏的兵还没补完弹药,工事也没修起来,就被二野一路牵制,根本没机会去帮汤恩伯,这才没让“晚打”的噩梦成真。说到底,不是胡琏“会扩军”,是渡江战役的“及时”,既断了他的念想,更少让我军将士和江南百姓遭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如果渡江战役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胡琏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扩军至15万。
谈古论今朝
2025-09-29 23:44:27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