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悟是中共一大唯一女见证人,没有她党史可能被改写。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传奇女性打小就透着股敢闯的劲儿。1898年出生在浙江乌镇,自幼跟着父亲接受新式教育,16岁就接了父亲的班,办起了女子私塾。 她在私塾里拼命宣传妇女解放,反对缠足、提倡婚姻自由,这下可惹恼了当地的保守派。那些人处处刁难,私塾没法再办下去,只能被迫停办,可她心里的火苗压根没灭。 18岁那年,她第一次读到《新青年》,里面的妇女解放思想一下子撞进了她心里。她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才觉得,妇女解放不是空想,是真能做到的事。 五四运动后,她干脆跑到上海,一头扎进妇女解放运动,加入了中华女界联合会,还成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也就是在上海,她结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两人因共同的信仰结为革命伴侣,作为李达的妻子,这份特殊的联结也为她参与中共一大埋下了关键伏笔。 1921年7月,一大要在上海召开,负责筹备的李达深知后勤和安全关乎会议成败,思来想去,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妻子王会悟,直接把这重担交给了她。她脑子特别活,立马联系博文女校,以“北京大学师生暑假旅行团”的名义,把毛泽东等代表的住宿安排得妥妥帖帖,连日常的饮食起居都考虑到了,就怕代表们分心。 开会地点选在李汉俊哥哥家,起初一切顺利,可7月30号晚上突然出了岔子。一个穿长袍的陌生男人没敲门就闯进来,扫了一圈会场又说走错了门,王会悟瞬间警觉,没等对方走远就赶紧向李达和马林汇报。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经验足,一听就知道不对劲,当即让大家分散撤离。果然,才过15分钟,法国巡捕就带着翻译包围了会场,翻箱倒柜搜查,幸亏大家撤得及时,没留下半点和会议相关的线索,这其中王会悟的警觉起了关键作用。 会议被迫中断,代表们躲在不同地方,急得团团转,去哪儿接着开才既能保密又安全?就在众人没头绪的时候,王会悟突然开口,说自己老家嘉兴南湖水面开阔,船只分散,租条画舫在湖上开,绝对没人会怀疑,作为李达的妻子,她也想帮丈夫和同志们把这件大事办成。 大家一致同意这个主意,王会悟没耽误,当天就赶去嘉兴打前站。先在鸳湖旅馆订好房间,让代表们到了能先落脚,再特意挑了条宽敞的画舫,还提前和船家说好行程,特意选了湖心岛附近的僻静水面,就怕遇到巡逻的人。 代表们到了嘉兴以后,她早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画舫中舱摆上八仙桌,桌上除了会议要用的文件,还特意放了副麻将牌,要是遇到人盘问,就说大家是来湖上游玩打牌的。她自己则扮成普通船娘坐在船头放哨,眼睛一直盯着周围的船只。 她还提前和代表们约好暗号,要是有可疑船只靠近,她就先哼江南小调提醒,再轻轻敲几下船板,让大家赶紧把文件藏好,换成打麻将的样子。就靠这细致的安排和暗号,代表们安安稳稳开完了会,顺利通过了党的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难得的是,她一生都没正式入党,却以李达妻子的身份、以党外革命者的姿态,干了无数革命实事。1921年底,她创办了中共最早的妇女刊物《妇女声》,在刊物里大胆喊出男女同工同酬的口号,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后来还协助李达办了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出一批懂革命、敢斗争的女性力量。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地点直接选在了她和李达上海的家里,她再次主动扛起安全保卫的重任,会前检查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会中在外围巡视,确保会议顺利进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形势变得危险,她化名王啸鸥,和李达一起躲在书店里,深夜帮李达校订《社会学大纲》,还想法子把这本书伪装成佛经,安全送到延安。 毛泽东后来读到这本《社会学大纲》,反复批注了很多内容,还在给李达的信里特意提到他们夫妇,称赞两人是“真正的人”,这其中也藏着对王会悟默默付出的认可。新中国成立后,她没停下为妇女权益奔忙的脚步,还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起草工作,继续践行着年轻时的信仰。 可惜的是,过去很多历史叙事里,总容易忽略这种“幕后功臣”,尤其是像王会悟这样,既不是会议代表,又没担任过重要职务,只以“李达妻子”身份被简单提及的女性。可没人能否认,没有她的警觉、智慧和细致安排,中共一大能否顺利召开、能否完成建党大业,都是未知数。 这种隐藏在历史缝隙里的女性力量,太该被好好记住了。她用一辈子证明,信仰从不在身份高低,也不在是否有正式头衔,而在和李达并肩前行时的坚定,在为革命办实事的执着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王会悟是中共一大唯一女见证人,没有她党史可能被改写。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传奇
谈古论今朝
2025-09-30 00:44:26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