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85死了,死在无人机手里。 不是被坦克打的,不是被火炮轰的,是被一个飞在天上、值不了两万块的FPV炸成火球的。 2025年9月,它还在开火——最后一炮,打给了自己。 它从老挝的仓库里被翻出来,当“历史展品”卖到俄罗斯,修修发动机、焊个铁笼子,就敢往前线开。 没人真指望它打胜仗,可它还是被塞进了顿涅茨克民兵连,成了心理战的道具。 结果三天后,无人机盯上了它——不是因为它是坦克,是因为它太显眼,太慢,太像一个笑话。 炮塔里还刻着老挝文:“ກອງທັບລາວ”。 俄罗斯人没擦掉。 他们不是忘了,是根本不在乎。 这车不是武器,是道具,是符号,是用二战的壳子,装21世纪的荒诞。 俄罗斯人却要给它过节了。 2026年起,每年9月8日,全国放假。 一百辆还能跑的T-34-85,排成队,开45公里,要破吉尼斯纪录。 普京要亲自开那辆打过柏林的“K-001”领头。 他们不是在纪念战争,是在纪念一种情绪—— 一种“我们曾经赢过”的执念,比弹药还重。 它没死在库尔斯克,没死在柏林, 死在了没人想承认的现实里: 你再怎么修,再怎么装, 老机器跑不动新时代的路。 可你还是舍不得扔—— 因为扔了它,就像扔了自己的一部分。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