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军准备组建第十二兵团时,胡琏自信地以为司令人选非他莫属,而其部下杨伯涛们连庆功宴都准备好了。 也难怪,从纯军事来讲,时任整18军军长的胡琏,确实最佳人选。被主席赞为“狡如狐,猛如虎”的他,抗日战场,石牌保卫战败倭威名扬;解放战场,战刘粟也不落下风的国军顶级战将。 何况整编第18军,下辖整11师、整3师与整10师三个军级部队,已然兵团了,所以胡琏不仅实际上的兵团司令,还有了较丰富的兵团作战经验。同时,多次交手后,他对华野与中野也都有了解。 另外,第12兵团除了第85军外,都是整18军老部队,第18、14与10军,即整11、10与3师,而快速纵队也是从整11师分建出来的,胡琏不仅知根知底,用起来得心应手,队伍中威望还高,深受部下爱戴。 那这么一看,这司令人选,舍胡其谁?可哪曾想,结果一公布,老蒋竟然弃胡琏,选了黄维,真是我的个神来! 不错,黄埔一期生,加18军老军长,黄维资历没的说,但他作战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只会扎硬寨,打呆仗,且最多就带过一个军,毫无兵团作战经验,水平相差胡琏甚远。 更要命的是,黄维都离开部队搞军事教育七年了,久疏战阵,更对解放军两眼一抹黑,完全不了解,根本不适合的,何况他本人也不想干,硬是被赶鸭子上了架,您瞧这事儿弄得。 可老蒋为啥要这样做呢?原来国民党内部各派倾轧的结果,具体来讲就是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与国防部长何应钦捣的鬼。胡琏是陈诚土木系大将,而白何都与陈不对路,自然恨屋及屋了。另外,胡琏跟白崇禧关系不睦,而何应钦又属意他人,再加陈诚刚兵败东北,低潮期不好硬挺,那胡琏只有靠边站了。 但因蒋介石坚持土木系的人来干,并征求了陈诚的意见,最后折衷了一下,还是由土木系老将黄维当了兵团司令,胡琏则为副司令具体指挥。那他心里能好受吗?一气之下,借口看病离开了部队,直到后来淮海战役时,兵团被围于双堆集才归队。 荒唐吗?当然了。对蒋来说,白崇禧是党内头号对手新桂系大佬,何应钦更是个直属部下,咋能因为他们影响到你的重要决策呢?十二兵团可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谁干司令太重要了。那按理说,蒋还是有本事的,不应该呀,也许他自己不想用胡琏吧。 好了,反正不管咋说,这一任命不仅改变了第12兵团的“命”,某种程度上还有淮海战役的“运”。因为胡琏当司令,兵团就不会实战中那样,在南坪集被黄维白白浪费十几个小时,从而能安全转移到固镇与李延年兵团汇合,而非全军覆没于双堆集了。 继而杜聿明集团也不会为了援救黄维兵团,又被围歼于陈官庄。所以说来说去,蒋的失败,根子还在他自己,怨不得别人,您说是不是。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