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 这话一出口,整个地缘政治圈都炸了锅——要知道,万斯可是离特朗普最近的核心圈子成员,他这话基本就等同于特朗普政府的官方态度,而最终拍板权就在特朗普手里,过几天就得有准信。 这“战斧”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射程直接干到1500到2400公里,你算算,从乌克兰边境到莫斯科郊区也就一千多公里,这玩意儿要是到了基辅手里,真能直接打到俄罗斯的心脏地带。 军事专家都讲,这导弹比乌克兰自己搞的火烈鸟强太多了,又是复合制导又是超低空飞行,能绕开不少防空系统,精准度更是没话说,跟之前美国给的那些射程三百公里的ATACMS战术导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泽连斯基早就盯着这宝贝了,前几天联合国大会期间,他专门跟特朗普闭门会晤,就提了要战斧,说有了这武器就能给俄罗斯施压,逼他们坐下来谈判,还嘴硬说不一定会立刻用,但有了就能让俄方重新算风险。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操作套路,典型的美国出枪、欧洲买单、乌克兰扣扳机。万斯直接说了,美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白送武器给钱,得让欧洲国家自己掏钱买“战斧”,然后转送给基辅。 这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美国既卖了武器赚了钱,又把冲突的热度拱上去了,最后还不用自己掏腰包,把经济压力全甩给了欧洲盟友。 北约秘书长吕特还跟着帮腔,说加大施压是逼普京谈判的唯一办法,可欧洲那些国家心里估计早骂开了,之前援助乌克兰的钱已经堆成山,现在还要为这么贵的巡航导弹买单,这哪是保护乌克兰,分明是被美国架着往前冲。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拜登那届政府的时候,泽连斯基也多次要过战斧,但美方一直不敢松口,就怕导弹打去俄罗斯本土,把冲突彻底搞升级了。 现在特朗普政府突然松口,说白了就是态度变了。前阵子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骂俄罗斯是纸老虎,说他们打了半天也没夺到多少土地,后来又因为俄罗斯不理他的停火提议气得够呛,这才琢磨出用战斧施压的招儿。 英国智库有专家看得明白,特朗普这根本不是真想帮乌克兰,就是想把责任甩给欧洲,自己抽出身来,典型的甩手掌柜思路——武器是美国的,钱是欧洲的,风险是乌克兰的,最后谈判的主动权还可能落在美国手里。 俄罗斯那边也很快有了反应,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9号就站出来说话,语气挺冷静但话里藏着硬茬:我们得先搞清楚,这导弹到了乌克兰,到底是美国人操作还是乌克兰人操作?搞明白了才能决定怎么回应。 他还补了一句,别以为这导弹是什么灵丹妙药,根本改变不了战场局势。俄媒也跟着放风,说俄军的防空系统之前能拦海马斯,现在对付战斧也能适应,而且乌克兰连发射战斧的舰艇都没有,大概率只能陆基发射,还得先接受美国的训练才能上手,短期内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嘴上说不在乎,俄罗斯肯定早把防空系统调到最高警戒了,毕竟导弹能打到莫斯科郊区,这可是实打实的威胁。 值得琢磨的是泽连斯基的小动作,就在美国放风要给“战斧”的前几天,他还威胁说要打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防空洞,被佩斯科夫骂“不负责任”。 现在眼看“战斧”有戏,乌克兰官员下周还要专门去华盛顿,跟美国防长们接着谈远程武器的事儿,显然是想趁热打铁把导弹拿到手。 但他们心里也清楚,美国不会白给好处,之前美方连ATACMS导弹都不让打俄罗斯境内,现在给了“战斧”,指不定会附加多少条件,搞不好就是让乌克兰用这导弹逼俄罗斯让步,按美国的剧本走谈判。 这事儿里最憋屈的还是欧洲,本来能源危机、通胀压力就够扛的了,现在还要被迫给“战斧”买单。匈牙利媒体直接曝料,说乌克兰想借这种武器挑动欧洲和俄罗斯开战,背后就是北约鹰派在推波助澜。 可欧洲国家又没法拒绝,毕竟在安全上还得靠美国,只能捏着鼻子认栽。有分析说,特朗普就是算准了欧洲这软肋,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让他们掏钱,本质上就是把欧洲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自己坐收渔利。 现在就等特朗普拍板了,虽然万斯说得挺笃定,但这里面变数还不少。要是真把“战斧”送到乌克兰,那俄乌冲突肯定得升级,搞不好就从局部冲突变成大国Proxy War的白热化阶段。 俄罗斯之前已经放话,普京还等着跟特朗普在莫斯科会晤,可真要是导弹落地,这谈判的门估计就得关上了。 而乌克兰拿到导弹后敢不敢真打莫斯科郊区,也是个未知数——打了怕遭俄罗斯报复,不打又对不起美国和欧洲的投入,简直是骑虎难下。 至于战斧导弹到底能不能改变战局,佩斯科夫说的是不是硬撑,估计过几天特朗普拍板后,就能看出点门道了。但有一点能肯定,不管最后给不给,这波操作已经把各方的神经都绷紧了,接下来的局势只会更扑朔迷离。
就在刚刚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与国会两党领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