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49岁和珅被处决前两天,嘉庆来狱中问他:“你贪了那么多钱,能花完吗,和珅的回答让其哑口无言。[无辜笑] 和珅出身其实不算好,满洲正红旗,但父母早亡,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聪明,九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后来精通满、汉、蒙、藏四门语言,这在当时的八旗子弟里相当少见。 乾隆三十四年,二十岁的他在銮仪卫当侍卫,一次皇帝出巡,仪仗队乱了套,乾隆当场引用《论语》发火,周围人都懵了,只有他接上了下半句,还顺势解释了典故出处,这个细节让乾隆记住了他。 三年后他升任御前侍卫,又过了两年当上了户部侍郎,这速度在清朝官场堪称火箭提拔,他确实有本事,乾隆的字他能临摹得以假乱真,有时皇帝批不完的奏折直接让他代笔。 最厉害的是他会搞钱,乾隆晚年爱花钱,国库却日渐空虚,他想出个办法,议罪银制度,官员犯了错,交钱就能免罪,这钱不进国库,直接流入乾隆的内务府,短短几年就弄来上千万两银子。 权力越大胃口越大,他开始在盐政、漕运、税收各个环节卡油水,他家的恭王府比真正的王爷府邸还气派,光厨房就有一百二十多间,抄家时发现他收藏的古玩玉器有三千多件,其中一颗大珍珠比乾隆戴的还大。 更夸张的是白银,他家地窖里堆了太多银子,常年见不到光,表面氧化成了黑色,清点时发现总资产约八亿两白银,等于清政府十五年的税收总和,民间马上传出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乾隆不是不知道,只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能办事,能搞钱,还能帮他平衡朝中势力,到了晚年皇帝反而离不开这个贪官了。 嘉庆的日子不好过,他当太子那些年,政务基本被和珅架空,身边的太监、侍卫很多都是和珅的人,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他表面上恭恭敬敬叫”和老师“,私下里却在暗暗积蓄力量。 机会终于来了乾隆死后第三天,嘉庆先软禁他,再解除他所有职务,然后让早就准备好的官员轮番上折子弹劾,从动手到定罪只用了十天。 但杀掉他并没有解决问题,嘉庆很快发现整个官僚系统已经烂透了,各省督抚、地方州县,贪污受贿成了常态,他前前后后杀了好几个巨贪,腐败风气依然刹不住。 真正的问题在制度,官员俸禄太低,知县一年才四十五两银子,养活一家都困难,而办公开支、迎来送往、孝敬上司的费用却是俸禄的几十倍。不贪污根本活不下去。 和珅是个特殊的样本,他能从穷小子爬到权力顶峰,靠的是能力和机遇,他最后身败名裂,却不只是个人贪婪那么简单,在那个制度下,他既是受益者,也是牺牲品。 嘉庆以为除掉一个和珅就能中兴王朝,结果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个无解的困局,帝国的衰落早已开始,只是和珅这个符号让一切问题暴露得更彻底而已。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一个系统从上到下都在腐化时,砍掉几个贪官只是治标,真正的病根在于制度失灵,而这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网友们议论纷纷: ”和珅真是把领导心思玩明白了,乾隆需要钱又要面子,他就搞个‘议罪银’,既填了小金库又维护了领导尊严,这哪是贪官,简直是帝王心术顶级分析师。“ ”所以说嘉庆还是太年轻,他以为杀了和珅钱就是自己的了,没想到和珅最后一句话才是真相:这钱本质是爱新觉罗家的私有财产,皇帝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看看和珅的发家史,简直就是高级打工人教程,能力强会来事,精通多门外语还擅长模仿领导笔迹,放现在绝对是年薪千万的CEO,可惜那个时代当官才是终极出路。“ ”抄家八亿两白银简直颠覆认知!这说明清朝的腐败已经是系统性问题了,杀一个和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像公司业绩不好,开掉一个销售总监有什么用?“ ”最惨的是嘉庆,好不容易等到亲政,接过手发现是个烂摊子,和珅至少还能搞钱维持朝廷运转,把他杀了才发现问题更严重,这就是改革的阵痛啊。” 如果和珅生在当代,他的能力在哪个领域最可能获得成功? 官方信源:故宫博物院
1799年49岁和珅被处决前两天,嘉庆来狱中问他:“你贪了那么多钱,能花完吗,和
轩叔观察
2025-09-30 16:25: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