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8年,山东一男子瞒着家人,偷偷将家里的60万积蓄全部取走,从此人间蒸发,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一致认为,男子是抛弃了她们,万万没想到九年后的一天,女儿接到了男子的电话,此时的男子已经重病缠身,这才揭开当年带钱离开家的真相! (信源:澎湃新闻——汶川抗震英雄史业宽的最后一次奉献:捐献角膜让2人恢复视力) 2008 年 5 月的映秀,余震还在不断撕扯着坍塌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灰尘与消毒水的味道。 一个穿着旧迷彩服的身影跪在废墟上,双手疯狂地刨着碎石瓦砾,指甲缝里全是血,混着泥土结成硬块,可他像没知觉一样,嘴里还不停喊着:“再坚持一下!我马上救你出来!” 这就是史业宽,刚从山东赶来的退伍军医,兜里揣着家里全部 60 万存款,眼里只有废墟下挣扎的生命。 作为退伍军医,史业宽比谁都清楚废墟救援的危险。这里的每一次余震,都可能让本就脆弱的废墟结构彻底垮塌;徒手挖掘不仅效率低,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对幸存者造成二次伤害。 但他有自己的办法 —— 凭借在部队学到的急救知识,他会先趴在废墟上听声音,判断幸存者的位置和状态,再避开承重结构小心挖掘。 有一次,他听出一位被困老人有气促症状,知道老人可能缺氧,便赶紧找来水管,通过缝隙给老人递水,还一边说话安抚,直到专业救援队赶来,老人最终成功获救。 地震中,史业宽救过了20 多个人。 救援持续了一个多月,当其他志愿者陆续收拾行李回家时,史业宽留了下来。 他看着安置点里挤满的伤员和孤儿,看着村民们脸上的茫然与无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还需要我。” 他从带来的 60 万存款里拿出一部分,买了大米、面粉和锅具,在安置点支起一个简易灶台,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粥、蒸馒头,分给伤员和没饭吃的孩子。 有人问他 “你把钱都花在这,自己怎么办”,他只是笑了笑:“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凑活。” 后来,他看到孩子们没地方上学,又租下两间民房,当起了临时老师。没有课本,他就自己手写教案;没有文具,他就用省下的钱买铅笔和本子。 那 60 万存款,他一笔笔花在灾区:给村民买帐篷、药品,帮三户房屋全毁的人家修临时住房,资助失去亲人的孤儿上学…… 而他自己,却过得极其节俭:鞋子磨破了底,就垫块纸板接着穿;每天啃馒头就咸菜;身上的旧迷彩服,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扔。 九年里,他帮过的人超过 3000 个,却没跟山东的家人联系过一次。他怕电话里听到妻子的委屈、女儿的抱怨,更怕面对 “你把钱花光了,我们怎么办” 的质问 —— 这份无力感,让他连拨通电话的勇气都没有。 直到 2017 年,长期劳累让史业宽患上了胰腺癌,他才不得不联系家人。 女儿小英一开始恨他,觉得他抛弃了这个家,可到了医院,看到那些从汶川赶来的村民,小英才慢慢明白父亲的选择。 有人扛着自家种的米,说 “史叔叔当年救了我全家”;有人提着刚杀的鸡,哽咽着 “要是没有他,我早就活不下去了”;还有一位老人,把攒了好几年的私房钱塞给护士,反复叮嘱 “一定要治好史叔叔”。 临终前,他签下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协议,最后一句嘱咐是 “能再帮几个人,挺好”。 如今,他的眼角膜帮助两个灾区孩子重见光明,他资助的 20 多个孤儿,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回到汶川当老师、医生,把他的善意继续传递下去。 现在的映秀,早已不是当年的废墟模样: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学校里传来朗朗书声,村民们脸上满是笑容。 当地老人提起史业宽,总会指着街道说:“那个山东来的军医,当年就在这救过好多人。” 他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只是一个心怀善意的普通人,却用自己的坚持,在废墟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16 年过去,那些种子早已开花结果,而史业宽的名字,也永远刻在了汶川人民的心里。
[微风]2008年,山东一男子瞒着家人,偷偷将家里的60万积蓄全部取走,从此人间
韫晓生
2025-09-30 17:49: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