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并不想归还香港,考虑过发动战争。因“福克兰群岛战争

康安说历史 2025-09-30 23:45:07

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并不想归还香港,考虑过发动战争。因“福克兰群岛战争”声名鹊起的撒切尔女郎,一上台就把“保英领土”的态度搬到了香港问题上。 撒切尔夫人当年对香港的那点心思,全是被福克兰群岛战争的胜利喂出来的底气,打赢个阿根廷就真把英国当成还能横扫黑道的老牌大哥了。 1982 年 4 月那场仗确实打得风光,英国凑了 127 艘船组成特混舰队,两艘航母带头,拉着 2.5 万士兵奔着 1.3 万公里外的南大西洋去,硬生生把阿根廷人赶出了福克兰群岛。 这仗让她从支持率低谷直接冲到九成往上,1983 年大选轻松连任,保守党上下都把她捧成了 “战神”,连她自己都觉得这套 “炮舰外交” 能通杀全球,转头就把主意打到了香港头上。 香港对英国可不是普通殖民地,那是实打实的摇钱树,1990 年代初港英政府每年往英国送 900 亿到 1000 亿英镑,占了英国财政收入的 11%。汇丰银行攥着 70% 的企业贷款,怡和集团垄断港口航空,港英政府靠高地价政策榨来的钱全往本土运,这种肥肉谁舍得松嘴。 更别说香港还是英国在亚太最后的军事据点,丢了香港,就等于宣告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彻底散架,撒切尔对着内阁都直言,交出香港就是承认英国成了二流国家,这面子她可丢不起。 所以 1982 年 9 月她揣着 “福克兰模式” 访华时,走路都带着风,觉得只要把军舰威慑那套摆出来,中国就得让步。 她一上来就搬《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说这些不平等条约还有效,想拿 “主权换治权” 继续管治香港,甚至在回忆录里坦言,当时真考虑过用战争保住香港。可她忘了,中国不是阿根廷,邓小平也不是加尔铁里,这趟北京之行根本不是谈判桌较量,是给她泼冷水的。 她那点军事算盘刚打起来,英国国防部就给了她当头一棒。福克兰战争虽然赢了,可花了 27.78 亿英镑,死了 255 个士兵,丢了 6 艘船 34 架飞机,本身就是赌上家底的险胜。 真要对香港动武,差距简直天差地别:英国在香港就 8000 驻军,中国广东的解放军有 30 万,导弹早把香港周边覆盖了;英军要跨越八千海里补给,解放军朝发夕至,这仗还没打胜负就定了。 国防部最后给的结论更绝,除非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根本拦不住中国收回香港,这话直接把她的战争幻想砸得稀碎。 软的硬的都试过,撒切尔还耍起了小聪明。1983 年谈判僵住时,她在香港策划 “黑色星期六”,散布谣言搞港币崩盘、银行挤兑,想靠经济恐慌逼中国让步,结果邓小平直接放话,要是英国搞乱香港,解放军随时开进,港英政府只能自掏腰包救市。 她又怂恿亲英议员搞 “三脚凳” 阴谋,想让香港人 “请愿” 续约,又被邓小平当场驳斥,说他们代表不了香港同胞,爱国者治港才是正道,把她操弄民意的路也堵死了。 更打脸的是,连英资财团都不站她这边。怡和、汇丰这些巨头怕失去中国市场,联名施压英国政府妥协,撒切尔自己都承认,商界早把中国利益放得比英国政治还重。 再加上联合国 1971 年就把香港移出 “非自治领土” 名单,法理上早认了中国主权,真动武英国就是全球公敌。香港 60% 的淡水、80% 的食品都靠内地供应,邓公点破说断水断电就能让香港停摆,这后勤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她哪还有底气叫板。 1982 年 9 月 24 日人民大会堂那跤摔得真不冤,前一秒还被 “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怼得哑口无言,后脚就心神恍惚跌下台阶,西方媒体都说是 “帝国的踉跄”。到 1984 年签《中英联合声明》时她又摔了一跤,两次跌倒像在给殖民时代敲丧钟。 她后来在回忆录里写 “我曾幻想用战争延续殖民统治,但中国已不是 1840 年的中国”,这话算说了句实话。 赢了远在南大西洋的小国就飘了,真以为靠拳头能拿捏近在咫尺的中国,说到底还是没看清历史大势,炮舰外交的时代早过去了,她那点从福克兰群岛攒的底气,碰到真正的主权铁壁,根本不堪一击。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